2023年元月起,我正式开启了退休生活模式。思想上没有了工作压力,不需要每天按时签到上班了,超脱了,自由了,但生活上仍然作息规律,除了坚持10多年的早睡早起和太极拳锻练外,能经常与老友牌聚,还接触了一些新东西,至今已经四个月,刚好120天,回想起初尝退休生活,自我感觉还是挺充实、挺丰富、挺有滋味的。
一是编修校订了本人20万字的书稿《我的岁月印记》,这是对前60年的一个系统总结,内容分经历篇、人物篇、感悟篇和游历篇等四个单元,待付梓成册后,可向部分亲朋好友赠阅,以供内部交流分享。此后,将开始为本人第二部作品《晚霞之光》收集和整理一些资料。
二是春节期间读了两本书,一部是《江泽民传》,全书48万6千字,另一部是《邓小平时代》,全书64万3千字,均很受教益,具体已有专文记载。另外,视频资料看了年度热剧《狂飙》和《中国通史》(本视频100集,未完仍在继续中),并利用每天散步时间,在“喜马拉雅”平台上全部听完了《中国皇帝全传》(共353集)的音频资料。
三是参加了“湖北钟祥二日游”和“烟花三月下扬州”五日游,都已有专门文字或诗、照记载。
四是工作几十年,只会开会,退休后开会没人听了,想趁身体和记忆力都还可以的时候,学点儿生活实用技术,为家人和朋友提供服务,尤其是想去技校学些厨师烹饪技术,因为妻子为我做饭几十年,我一直是桌上擎现成饭吃,我打算回归家庭后,为妻子和家人做饭,但妻子不同意我学厨师,她说她做的饭就很好吃,不需要我去学厨师。想学针灸按摩吧,她也不支持,她说学玩吧,有个好身体就行。
玩,就要玩的有色有声。于是,我自3月5日起,先参加了手机摄影进阶网上培训班,至4月19日首期结业,历时一个半月,收获颇丰,进步明显,不仅了解到手机相机的各项功能使用,对摄影主题、主体、构图、背景、前景、对焦、曝光及光线的利用有了深刻的认识,对饱和度、对比度、色温、清晰度和滤镜等有了初步运用,同时,对利用手机拍摄风光、花卉、建筑、静物、美食和人物等,所需掌握的原则及方法要点有了初步的实践。为今后发现和捕捉自然之美,更好地记录生活足迹,打下了初步基础,待实践消化一个过程后,再参加提高班学习吧。
五是自4月20日起,开始对二胡、曲胡乐器的学习。音乐是人类文明的一大宝库,她的出现比文字早,甚至比语言还要早,是人们享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自小喜欢听书、看戏,但是,却不会拉、不会唱,连笛子也吹不响,简直就是一个“乐盲”,严格说是一个不健全的人。
学会拉曲胡,是本人的“四大心愿”之一。为了不留遗憾,也为了更好的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延缓衰老,预防痴呆,自娱自乐,完善人生……我决定补上拉弦子这一课,像打太极拳一样,坚持每天一练,先学二胡,再学曲胡,计划拿出一年时间,从《夕阳红》学起,一年后争取能达到独立拉二胡曲《赛马》,二年后能拉曲胡阳调、慢垛和双叠翠等曲剧小过门的水平,五年后能用曲胡独立演奏一曲“大起板”或能为主要的传统曲剧经典唱段配乐。
六是元至4月底,在“今日头条”平台发布原创文章 5篇,发布微头条 59条,其中原创文字3篇,原创诗歌 79首,配发照片308 帧。在“相伴有缘”、“舞动朝阳”等朋友群,转发信息及文章 311条(篇)。
七是看望几位老领导,向他们请教学习退休生活的经验,并去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故地重游,拜访了几位多年未见的老朋友……
下一步除坚持练拳、练弦,定期参加老干部大学学习外,继续把《中国通史》视频看完,接着看《世界历史》(100集),音频资料继续听完《民国人物》(135集)等,同时,开始重新研读《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
工作退休了,我觉得思想上仍然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想去的地方去看看,想见的人去见见,热爱生活,不断提高,尽力完善自我。
唐代诗人刘禹锡说过: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清代诗人龚自珍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那我拟就的下一步生活模式就是:
清晨操场去练拳,
上午读书再拉弦。
下午牌友相聚乐,
晚上散步早安眠。
规律作息,亲近自然,
心态平和,益寿延年。
——乐享幸福美好的退休生活每一天。
于2023.4.30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