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盼死了”这是我们吴镇最近半年最大的新闻。
“啊?你骗人吧,他还那么年轻……?”如果你这样说,我敢打包票,你一定是刚从外地回来。
吴镇所有的人都知道,崔盼在大年三十那天晚上上吊自杀了。
吴镇的人还知道,他死前将院内院外打扫得一尘不染,也将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甚至穿上了过年要穿的新衣服。可是,他却把自己吊死了,这是为什么呢?吴镇人都不知道,大家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是在网上欠了高利贷,为了躲避还款自杀了;有人说,他是一个人太孤独,为了与刚死的双亲团聚自杀了;还有人说,他是得了抑郁症……
他为什么会自杀,注定会成为永远的谜。而我,作为他的发小,听到他自杀的消息感到无比震撼,他怎么这么傻,连死都不怕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呢?他跟我同年,今年都33岁,人生才刚刚开始,怎么偏偏走了这么一条不归路,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在记忆里搜寻着关于他的点点滴滴,希望能找到答案。
(一)一些记忆
我和崔盼,打小就认识。
我清楚地记得,那一年我七岁,马上就要上小学了。那天,天气奇热无比,妈妈告诉我,崔伯家又来了个男孩儿,让我去看看。我远远看了一眼,一个枯瘦如柴的家伙,怯懦懦地站在崔伯伯家的院子里,邻居们围着他,在议论着什么。我不记得这已经是崔伯第几次领男孩儿回来了,每次领回来没几天,人家亲生父母就后悔了--崔伯是教师,计划生育管得严,崔伯母生下二闺女之后就被强行拉去结了扎,崔伯想要个儿子为自己养老送终,传宗接代,只能领养了。
崔盼不是第一个被崔伯领回来的儿子,但却是崔伯最后领回来的儿子-他的亲生父母从未出现过。
我们同时入学,又同在一个班。我那时特别羡慕崔盼,他父亲是老师,可以受到各种优待-即使不写作业,老师们也不会把他怎么样,更重要的是,崔伯待他是真好-给他买各种各样的好吃的,不到一年,枯瘦如柴的崔盼就变成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崔盼了。
然而他总是郁郁寡欢,一个人独来独往,不愿与我们一起玩。
三年级那年,崔盼上树掏鸟窝摔伤了胳膊,他在家养伤,有一天死活不肯吃饭。崔伯被他气得不轻,悄悄跑到我家跟我父母诉苦:“这孩子太不像话了,给他炖的排骨汤,他硬是不喝,非说我在里面兑了水,我就是想让他多喝碗汤呀!这不,连饭都不吃了。”
“可以跟他解释解释呀!”父亲说。
“解释了,但人家说兑过水的排骨汤口感不好”崔伯无奈。
“那得好好教育教育,小小年纪,嘴就这么叼,那还得了?”父亲劝崔伯伯。
“不是自己亲生的,我一说他,他再回家了,将来不养我了咋办?”崔伯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那也不好这样惯着他呀!”父亲忧心忡忡。
“算了,等他长大就好了。”崔伯看着门外,内心似乎充满了希望。
崔伯回到家,去镇上买了排骨,让崔伯母重新为崔盼炖了碗浓郁的排骨汤,崔盼高高兴兴的开始吃饭了。
那件事儿之后,我对崔盼,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是佩服,是羡慕,还是别的什么,我说不清。我只知道,甭管排骨汤兑不兑水,我都觉得很好喝--反正,我是尝不出来他们有什么区别。
转眼间我们都上完初中,各奔东西了。
( 二)再见崔盼
我们再见次面,已经是八年前了。
这次见面,我们似乎要好了很多--我结了婚,在镇上开了个小店,他在镇上送液化气。每到饭点儿,他都会到我家隔壁的饭馆吃饭--他在饭馆里点完餐,就坐在我家打游戏。
吃饭的时候,我们坐在一起--他吃饭店的饭,我吃自家做的饭。偶尔也会喝个小酒,当然也是他喝他的,我喝我的--我邀请就在我家吃饭,他总说,自己做的饭,能有什么滋味,他才不愿意吃。
饭桌上,他总在骂人,不是骂这个对他不公,就是骂那个对他不平。有时候,他还会抱怨送液化气赚钱太慢。慢慢地,我了解到了他这些年的点滴经历--比如,他很早就辍学了,出去学了各种技术但都没赚到什么大钱;比如,他前几年开车撞断了腿,手术的时候在腿里加了钢板才看起来与常人无异;比如,他也结了婚,但妻子在孩子一岁多的时候就带着孩子回娘家住了。我劝他去把老婆孩子接回来好好过日子,他气愤地说:“就她那样,还想让我接……”
他偶尔会没钱,从我这儿借走几百块钱应急但很快会还给我。
他总是怨天忧人,媳妇儿总让我离他远点儿,尤其是知道他置老婆孩子于不顾之后,就更讨厌他了,让我想办法让他少来我家。刚好有一天,他跑来跟我说,他要把送气车卖了,去县城赚大钱,我便没有挽留,他卖了车,很快便去了县城。
(三)崔盼被骂
两年前的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崔盼在他那儿贷了款,紧急联系人写的我的号码,对方联系不上他,让我帮着找人。我感到可笑,我也好久没有崔盼的消息了,怎么找人?挂了电话,我有点儿好奇,他遇到了什么难事儿,到了贷款的地步?号码拨过去,已经成了空号。
没过多久,父亲便来跟我谈话。让我离崔盼远点儿。“他太不像话了,他妈的葬礼,他一不哭丧,二不帮忙,只一心盯着礼金,生怕被人抢去了似的,你崔伯见他这个样子,当场就被气下病了,说要跟他断绝父子关系。他姐夫气不过,揍了他一顿。现在全村人都在骂他,这么个狼心狗肺的东西,你崔伯夫妇对他那么好,他一点儿感情都没有……”
我听得出了神,想起很多年前崔伯在我家的那次诉苦,想问父亲,崔伯到底是对他好还是把他当作自己养老的工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