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灯如豆的时代

一灯如豆的时代

作者: 文化学者黎荔 | 来源:发表于2023-08-28 01:16 被阅读0次

作者:黎荔

有个汉语成语“一灯如豆”,意思是一盏只有豆粒那样大光线的灯,形容灯光暗弱。出自清代文人魏子安的《花月痕》第二十七回:“和衣睡到三更后,一灯如豆,炉火不温”。往前追溯,这个词我在沈复的《浮生六记》里也见过:“急闭窗,携酒归房.一灯如豆,罗帐低垂,弓影杯蛇,惊神未定。”油灯虽小,却是历史长河中使用时间最久远的照明器具,照亮了古人的漫漫黑夜,当然在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民俗风情中,有许多可以印证与油灯有关的文化内涵。

一灯如豆,想一想好有画面感:一桌、一书、一灯如豆;一人、一影、一月如钩。

在电灯问世以前,物资相对匮乏时期,一灯如豆,这就是普通平民百姓家的灯。暗淡的灯光甚至连一间小屋都照不清楚。而这点略比萤火虫亮的光明,成就过多少寒窗下的读书人?又有多少母亲曾在灯下飞针走线?

记得《儒林外史》中有个严监生,他临死前盯着那盏油灯,伸出两个指头不肯瞑目,众人不知何故。唯有他的小妾心知肚明,把油灯里的两根芯灭了一根。非得一灯如豆,在这一盏最小的油灯下,这吝啬鬼方才咽下最后一口气。

想到一灯如豆这个成语,在我眼前便展开一幅幽幽的画面,旧时光忽明忽暗。风平地而起,桐叶落地簌簌作声,寂静的夜色中,小小油灯荧荧欲蕊,莎鸡啼鸣之声断续相闻,还夹杂着离妇纺织寒衣时的声声叹息。李白《长相思》中“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的“孤灯”,李白《寄远》中“寒灯厌梦魂欲绝,觉来相思生白发”的“寒灯”,刘禹锡的《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的“秋灯”,白居易的《山中与元九书,因题书后》“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晚灯前”的“晚灯”,范仲淹的《御街行·秋日怀旧》中“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的“残灯”,吟诵的都是这一盏昏黄的油灯吧?

天黑透了,黑咕隆咚的狭小屋子里,窸窸窣窣,火石划着,有人点燃了油灯,火焰随着灯芯的伸缩忽高忽低,渐渐稳定后,为了节约,灯芯拨得很小,如同一粒饱满修长的光豆。红焰在灯盏上跳跃,拖着长长黑黑的烟尾巴。一点灯火忽闪忽闪,屋子里顿时溅满了昏黄的光,满满当当。许多凌乱的影子投到了墙上,那影子格外大和拙,笨笨的,有时就在墙角窝了一下又映到了墙上去,谁在漫长的夜里望着那些晃动的影子发了呆?如果夜里要出门,提着这样的灯盏,一粒微光,在黑暗里游移,远远看去,如一点摇曳的流萤。从更高处俯看千家万户,油灯像野火一样映出,从各个角落,从远远近近,星星点点,飘闪飘闪。一盏盏烙满油渍的油灯的微弱光芒,不紧不慢地点亮了宁静漆黑的长夜。

一灯如豆,饶是如豆,油灯也把夜晚扛在肩上,伴随着油灯捻子的噼啪声。光阴在如荧的灯下静静地流淌,岁月在跳动的火苗上渐渐遗失。20世纪中期,随着电灯在中国的普及,油灯的使用也逐渐走向终结。一个个村子亮堂起来,古老的油灯被如虹的电灯慢慢淹没,它们被丢弃在阴暗的一角,蒙上了历史的尘埃。

如今,油灯离我们的生活已经很久远了,许多孩子只有在博物馆、在纪念馆才能见到它的身影了。不知有多少人在记忆深处,还保留着小时候一灯如豆的场景:一盏油灯舞动的火苗,昏黄的摇影,在暗夜的枝头跃动。“后来视今犹视昔,过眼百年如风灯”,后世之人看我们的今天,就像我们今天看以前的人一样;人生百岁,如风前之灯,转眼会成为过去。油灯时代翻过了一页,未来之人必然也会用怀旧的情调来写我们今天的电灯。

相关文章

  • 如豆一灯

    生活逼人,生活洗人。 这里的“逼”,大多都理解成了逼迫,是有失偏颇的。 更多的应该是生活的指令性,是必须遵...

  • 一灯如豆

    时间的确吝啬,让人不得不用灯来抵御长夜。若非灯我们将会失去多少夜深人静之时刻骨铭心的滋味。去家千里的诗人辗转反侧的...

  • 心灯如豆

    现在很少点燃蜡烛了,家家都有亮堂堂的电灯,只要愿意,室内随时可以夜如白昼。 人们还会提及烛光,不过大都是烛光晚宴这...

  • 夜灯如豆

    抚尽青山月光柔 一任绪愁 既诉平日亦静候 雪粘袖口 问起温酒何处有 南望江楼 梦里花落梦醒收 知否知否 杨溢...

  • 云 |  灯如豆

    灯如豆 南闪星海北银河 点点清辉荡金波 最喜人家灯如豆 身处黑夜亦欢歌

  • 一灯如豆照长夜

    一灯如豆照长夜 儿时居住乡下,那时村里还没有通电,农户家里都用煤油灯,外加一支手电筒。煤油灯有自制的,用一玻璃瓶,...

  • 【卷首】一灯如豆

    寂静的冬夜,窗外车流如织,一蓬蓬耀目的灯光划开昏黄的街道,飞旋的风把城市吹得冰凉。夜黑铺开一张巨大的黑板,...

  • 一灯如豆映红尘

    火龍笔记: 2020年2月16日。 或言世俗尽是非, 寂入禅境心便清。 忽而凌空山...

  • 中秋

    几时中秋眉间皱, 满腹闲愁? 满腹闲愁, 人道相思无尽头。 哪堪酒醒黄昏后, 一灯如豆。 一灯如豆, 销魂总是无怨尤。

  • 天幕沉沉灯如豆

    夜深了,那里的一点灯依然明亮着,总是让来往的归客感到一点包裹心脾的温暖。 再一次,我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灯如豆的时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pcg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