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重读了几章《跨越不可能》这本书之后,开始兴致勃勃地试用苹果原生的那个应用——「提醒事项」。
当我按照史蒂芬•科特勒的建议,把刮胡子、洗热水澡、早点睡觉这样的事情全部都加入了待办事项清单之后,每天要做的事情达到了惊人的38项之多!!!一天下来,看着里面的事项变成了个位数,不由得颇为自豪起来。毕竟,史蒂芬•科特勒都说他自己的挑战与技能平衡点是8条。以我这「琐碎」的个性,看来这个平衡点的起步就是两位数了。
然而,到了昨天晚上,一个重要问题开始清晰地浮出了水面。在我的每日待办清单里,有这么几条:
- 与大宝深入地链接与交流
- 陪伴阿宝与大鱼
然后,当我带着要完成这件事的欲望,去和大宝聊天时,才发现:
我根本没有做到真正地倾听与陪伴!
而且,这是到了事后很久才发觉。当这天晚上,大宝再一次因为睡觉的事情和我们所有人生气,然后演变成小小地吵架,然后变成索性放弃睡觉开始和我聊天……然后,一直聊到了凌晨2点。在我告诉她说,我把肚子里的话终于说完一大半了的时候。我猛然意识到:
在与人相处时,目标和日程安排的双重压力,其实是一种严重的沟通障碍。
最有效、最深入的沟通与链接,其实需要的是纯粹地、抛开一切地沉浸在当下、沉浸在当下的对方与自己、沉浸在当下双方的互动场域里。而一旦目标与日程出现在脑子里,就像一个钩子一样,刷地一下把你从当下的那个场域里勾走了,进入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头脑思维所主导的时空。
仔细想想,这一点和「心流」的触发条件很像。当真正走近那个心流临界点时,其实是「无时间感」、沉浸于「当下」。
最重要的目标与日程,竟然需要忘记目标与日程。这真是一个神奇的悖论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