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师的自己,知道一张试卷考究的知识点有限,所谓的“查漏补缺”仅靠一张试卷来体现,着实有些敷衍。为了弥补不足,为了更有底气,我们总喜欢在各种“大考”前展开题海战术,尤其是语文。数学或许还能“触类旁通”,但语文除了基础字词外,阅读跟作文的考究想让老师“压题”就真跟大海捞针似的了。
昨天,心血来潮让同上一年级的大宝跟外甥女一起考了下学校的语文试卷——她俩不在同一所学校,期末考的试卷也不同,但为了给到一个相对公平的评价,特意给她俩准备了学校的试卷。一套试卷下来,俩人的基础题都没任何问题,分歧从开放式的阅读理解开始,最后作文的呈现有了明显的不同——
一个是中规中矩的“套路模式”(左)——符合老师们预期的保险作文;一个是视角独特的“新新模式”(右)——剑走偏锋可能判“偏题”的作文。
看着这两篇小作文,我真心觉得各有千秋。道不出孰优孰劣,因为不在同一个维度,实在找不出一个统一的标准对此进行衡量——一个是静止的直观描述,一个是动态的构想阐述——所以,两张试卷的作文我都没有给出分数。
作文的题目要求: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说了些什么?写一段话,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不可否认的是,从我们成人的直观视角来看,这篇小作文的主题就应该是:不要摘花。但是,我们似乎也忽略了同一事物的不同角度。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我们着眼于一个静止的画面时,好似忘了静止也是由动态衬托的。一个静止的画面,也是有前因后果的延续的。
没有色彩的渲染,单凭构图本就不特别明朗的线条,我们能说图中的“花”一定只能是“花”,不能是“荆棘丛”吗?没有对话框的文字描述,学生用发散性的思维构想,让静止的画面更情节化,不正是我们追求的“让孩子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吗?
有人评价说我的文章写得很“犀利”,我选的角度总是比较独特。然而,上初中的时候我的作文也曾拿过0分,只是因为阅卷老师说我的作文“偏题”了。而那一次,我记得是自己写得最顺畅的一次应试作文。本来信心满满的,最后却因为“各花入各眼”,没能入了阅卷老师的“法眼”而被一盆凉水浇了个心灰意冷。
春日百花开,却没有谁能说服大家哪一朵花最美。世上没有两片一样的叶子,接纳差异,就是接纳多元的美。敷衍的文章永远走不进人心。因文章是思想、态度的载体,而思想、态度是文章的精髓。载体可复制,而精髓难以克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