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不是药神》大火,在刷屏的评论中看到大概是个偷药的故事,想起了“海因兹偷药”问题。
海因兹偷药是发展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提出的著名两难故事,用于判断人的道德发展层次:
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本城有个药剂师新研制的药能治好她。配制这种药的成本为200元,但销售价却要2000元。病妇的丈夫海因茨到处借钱,可最终只凑得了1000元。海因茨恳求药剂师,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药剂师不仅没答应,还说:“我研制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在这个故事中,其两难选择在于应该遵守法律还是维护个人生命的权利。柯尔伯格向被试者提出问题:海因兹应不应该这么做,为什么?并通过被试者给出的答案以及其理由,分析其中所隐含的认知结构特点,划分出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每个水平各包含两个阶段。
道德发展水平
前习俗水平
外在标准控制,通过行为后果来判断行为。如受奖励为好行为,受惩罚为坏行为。
阶段1:惩罚和服从取向。以服从权威和避免受惩罚作为判断行为好坏的标准,不理解道德标准,不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两种价值观冲突。
阶段2:功利取向。以是否能满足个人需要作为判断行为正确与否的标准,即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
习俗水平
以遵从社会规范、社会规章制度为准则。
阶段3:“好孩子”取向。以取悦并得到他人的认同,以他人的意图进行判断。认为权威人物所指定的社会准则、行为标准都是对的,应该遵守。
阶段4:“好公民”取向。也称为维护社会秩序取向,即作为社会成员,应该遵守社会规章制度,维护社会秩序,这是公民的义务,不能违反法律、法规。
后习俗水平
道德标准内化于己,成为自己的道德标准,遇到道德标准矛盾冲突时,自我可以做出选择。
阶段5:社会契约取向,认识到各种法规都是未公众的权利和利益服务的,那些不能提升总体社会福利的法律都应该修改,从而达到“给最多的人带来最大的利益”的目的。
阶段6:普遍道德原则取向。这是理性良心取向,个体的道德认识超越社会法规和法律,普适于尊重每个人的尊严、生命价值和全人类的正义。个人可按伦理原则进行选择。如,海因兹有责任挽救任何人的生命(包括妻子和陌生人)。
示例
阶段 | 该偷药的原因 | 不该偷药的原因 |
---|---|---|
惩罚和服从取向 | 药本身并没那么贵,如果不会被逮捕,偷也无所谓 | 可能会被逮捕和惩罚 |
功利取向 | 妻子获救让我更快乐,哪怕会入狱 | 入狱比妻子的死亡更可怕 |
“好孩子”取向 | 满足妻子的盼望,做一个好丈夫 | 偷窃是坏事,坚决不能做 |
“好公民”取向 | 见死不救更加违背社会秩序,偷药后会去自首争取宽大处理 | 法律禁止盗窃 |
社会契约取向 | 不管法律如何规定,每个人都有活下去的权利 | 偷药虽能保障妻子的生命权,但还是不该破坏法律秩序 |
普遍伦理原则 | 拯救生命的意义高于尊重知识产权 | 别人可能也需要这种药 |
道德发展相关调查
根据“海因兹偷药”两难故事的相关调查,柯尔伯格提出了他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三个要点:
第一,道德发展具有固定不变的顺序。童年期,在10岁前,多以前习俗水平为主;少年期的个体大多处于第2、第3两个阶段;青年期则发展到以第3、第4两个阶段为主导的水平。
第二,达到后习俗水平的个体并不多。而第6阶段的道德准则则是抽象的,适于全人类,但却是难以实现的。部分人一生都停留在服从权威和权威所制定的规范的水平。
第三,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只能决定道德发展的内容和速度,不能影响道德发展的顺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