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母亲去世,享年87岁,今天是老人出殡的日子。他父亲早逝,母亲慈祥,待人极好。朋友是孝子,作为朋友,理应抽出时间上山帮忙,给坟头添几锨土。
关家沟后山梁上,坐北朝南,听说风水很好的地方,不仅现代的陵墓多,听说附近就有个古时候叫皇陵峁的地方。一起帮忙的朋友知道我考古,邀我改日去寻访古迹。
见过碑刻无数,其实今日首次见到立碑。朋友是个讲究人,一套墓碑石构件组装起来,费力且要小心。石碑树的得体,就如人的外观,有肃然起敬之感。在凝重之际,我又想起立碑存在的意义。从文化传承角度看,我们都终将成为后人眼中的古人,留下名字,使后人免去许多考证之苦。我目前想做的事,不就是想把古人留下的痕迹,以石碑作为载体的历史,想办法留存么。
同行一位朋友说,立碑是确有必要,他也要给故去的老人立碑,只是不要太大,不要压的后人抬不起头来。我第一次听说这番理论,我脑子想的,其实还是尊崇古人立碑的形式,虽然繁琐的有之,碑记是很重要的,能以各种笔法简述逝者生平,读来使人回味良久。如果书法又好,使人赏心悦目,感受到汉字之美、汉语之韵。丧葬是一种自然规律与人文情怀的结合,就不会在意阴阳两隔的诸多忌讳。
明年也想给祖父母和父母立碑,两通古朴、简约、附带着寄托我们思念和文化意味的石碑。
2023.10.30
10月28日的关家沟 宴客后出来,关家沟的天空。 甘泉宾馆之所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