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散文 代表作 李斯《谏逐客书》
汉代散文可分为三大块
1.政论文 代表作:贾谊 《过秦论》
《治安策》
《论积贮疏》
桓宽 《盐铁论》
晁错 《论贵粟疏》
2.书信体散文 代表作:司马迁《报任安书》
3.历史散文 代表作:司马迁《史记》
刘向《汉书》
接下来对《史记》《汉书》作具体介绍
1,《史记》的体例
共130篇,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
本纪:记帝王事迹。例如:《项羽本纪》
世家:记诸侯及重大历史人物事迹。例如: 《陈涉世家》
列传:记除帝王、诸侯外,其他社会各阶层 人物事迹,有独传有合传。例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简单大事记,钩连和补充历史。
书:记历史、历法,经济、水利等专门史。
2.《汉书》的体例
《汉书》体例沿袭了司马迁《史记》体例。有改动。
把世家和列传合为列传,把书改为志。共100篇,12本纪,70列传,8表,10志。
3.《史记》的思想内容
⑴新型的民族观。新型的、大一统的民族观,有利于多民族之间平等、友好相处。
⑵开明的政治理想。推崇高尚的君德,和谐的君臣关系,提倡宽松治人,反对严苛刑法。
⑶超越时代的经济思想。肯定财富的重要作用,发展末业。
⑷对正义的真诚赞美。作品中塑造了不少反对强权的人物形象,例如《刺客列传》中的荆轲。
⑸勇敢的批判精神。对于开国皇帝刘邦,既肯定了他的功绩,又写出了他的流氓本性。
⑹独特的人生价值观。
①积极奋斗,建功立业。例如,项羽完成了轰轰烈烈的反秦大业。
②忍辱发愤,百折不挠。例如,勾践卧薪尝胆,反败为胜。
③生死关头,慎重抉择。例如,蔺相如宁与和氏璧共存亡。
4.《史记》的艺术手法
㈠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人物范围广,上至帝王,下至百姓。
⑴通过重大历史事件,揭示人物命运,塑造人物形象。例如,写项羽,通过描写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写出了项羽英勇善战,不善权术。
⑵在矛盾斗争中展现人物形象,展示人物性格的优劣长短。如,鸿门宴是刘邦与项羽交锋的关键时刻,提现了刘邦老练成熟,善用权谋,项羽不善权谋。
⑶典型化描写。如,刘邦战败后逃亡途中,多次把自己的骨肉推下马车,写出了他自私,收买人心。
⑷互现法。在人物自传中突出人物主要性格特征,在其他作品中,与他人对话中,对其他性格加以描写。如,汉国开国皇帝刘邦,他的功绩主要写在《高祖本纪》中,而他的流氓本性只是在其他作品中附带几笔。
⑸人物性格高度个性化。不同人物语言,表现出不同人物的身份、地位、教养、性格。
⑹开创了“太史公曰”这一论赞体史论方式。
⑺闲笔写人。作品中写了一些人物未成名时的事件,看似无关,读者能推测出人物性格。
㈡悲剧艺术
写了五类悲剧人物
⑴新生事物代表被反对势力毁灭。
⑵有辉煌的过去,最后以失败告终。
⑶正直的人物慷慨赴死。
⑷统治集团内部斗争的牺牲品。
⑸功高盖世,被谗遭疾,结局悲惨。
三种悲剧审美
⑴推崇建功立业的生命价值,讴歌不惧强权的反抗精神。
⑵怀疑天道,批判现实。
⑶赞美正义,同情善良。
㈢语言艺术
⑴语言简洁朴实,生动传神。
⑵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
⑶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5.《史记》的影响。
⑴素材。为后世散文和戏剧提供了素材。如《世说新语》、《霸王别姬》、《赵氏孤儿》。
⑵体例。《汉书》体例沿袭《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⑶笔法。对后世散文产生影响,如唐代著名的韩愈,他的很多作品追步《史记》。如《张中丞传后序》。
6.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