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回归故里》做身份认同

《回归故里》做身份认同

作者: 稀松平乐 | 来源:发表于2021-02-08 17:36 被阅读0次

遇到一本书,有触动,然后读完,是一件非常偶然的事情。这两天读完了《回归故里》一书,一开始只是被书名所吸引,有温情、有念想,实际上并不是,书中谈到比较多的社会阶层、身份认同、同性恋、政治主张等问题,而像与政治相关的话题一直是我比较迟钝的认知领域,看不懂,也不感兴趣。而牵引我一直读完的点在于书中提到的身份认同。

揣着对身份认同的模糊理解,我特别百度了一下,比较满意的解释是:认同,首先是一个动词,identifying,简单地说,这是个习得的过程,个体会从他人身上选择性地内化一些特征,将这些特征变成自体的一部分,这就是认同。其次,它是一个名词,identity,这是identifying这个动作结束之后的产物——你的身份(所以identity既有认同之意,也有身份之意)。你认同了什么,你就是什么。

认同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机制,它其实在回答两个问题:“你是谁?你从何而来?”或许也可以帮你去预测:“你往何处去”。不过这个预测只能算是部分预测,它无法预测你会遇到怎样的随机事件,但是你的人格某种程度上会预测你如何去应对这些生活中的随机事件。

作者所在的原生家庭是他不想进行身份认同的家庭,他所在的工人社会阶层也是他想拒绝的身份认同,而他的同性恋的性取向也是他为大众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身份认同,所以,作者极力想要逃离,逃离他的原生家庭;努力通过求学跃迁其工人社会阶层;小心翼翼守着同性恋秘密。他在拒绝他的出身和性取向认同,而其实逃离只是掩耳盗铃式的自我放逐,最后的最后他还是和自己的身份和解了,是为“回归故里”。

反观我自己,我也是出生在农村,父母双亲是农民,记事起也经历了许多原生家庭的不愉快,比如争吵、沟通相处方式,我也是通过求学一步步地想要摆脱家庭环境对我性格养成造成的伤害。可是又怎样呢,就算现在的我在城市做着一份相对体面的工作,但是我骨子里的不自信、学不会的人情世故、沟通怯场都是戳痛我的点,谁说不是呢,正是过去的我塑造了现在的我。

对于我的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交流方式,比如长幼不分,大吼大叫,我知道是不好的,可是我自己身上也带着这些影子,潜移默化、根深蒂固,活成了自己也比较讨厌的人。我可以选择拒绝认同吗?太难太难了,个性的养成不是一天促成的,也不可能是一天可以修正的。我所能做的只能是去理解,理解不同成长环境所带来的个体差异。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不是自由选择的结果,选择不了出身,也选择不了大时代,太多太多随机事件了,就算是同一个家庭出生的小孩,也会伴随社会经历的不同,一点一点地出现分化,可能是正向促进,也有可能是负向溃败。在这么多的个体分化和差异中,也许坚持一点生而为人的善良正义底色是我们最后的倔强吧。

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家庭、学校、工作单位、各种圈子都是由不一样的人组成的,你置身其中,在塑造他人的社会关系链的同时也在被他人所塑造。一个村庄有一个村庄的身份认同,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身份认同,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身份认同,同住地球村,同为地球人,也许这是最广义的身份认同吧。身份认同只有在被圈定的社会圈子里才有意义。

找寻,追随,你我的身份认同到底又是什么?

相关文章

  • 《回归故里》做身份认同

    遇到一本书,有触动,然后读完,是一件非常偶然的事情。这两天读完了《回归故里》一书,一开始只是被书名所吸引,有温情、...

  • 身份认同

    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有自我评价的能力

  • 身份认同

    我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来说说我看到的“移民”,特别是华人移民,所面临的尴尬情境。 以下是分享的Slides.

  • 身份认同

    《掌控习惯》里很关键的一点,叫身份认同,就比如抽烟,你要从心底认同我适合健康生活习惯的人,而抽烟是对身体健康很不好...

  • 身份认同

    晚上好,我是孙哲,今天是2020年12月10日,星期四,今天是我参加演说挑战的第508天。 今天想聊一个词,叫做身...

  • 身份认同

    每重复做一件事就是在向自己想成为的样子靠近一点点。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或者说是决定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直接关系到自己...

  • 身份认同

    前一阵我在面对公司分给我的陌生续期客户时,遇到其中一些客户提出想要退保的想法。想退的是长期交通意外险,保额大概是一...

  • 身份认同

    你有意识地认同你想要养成某种习惯、达成某个目标,或者有意识地不认同你不想再继续的习惯时,你会感受到巨大的助推力。 ...

  • 身份认同

    【英】阿瑟·克拉克《3001:太空漫游》 不管是多么荒谬的事,都有人愿意相信,通常还非常狂热,宁愿拼命捍卫,也不愿...

  • 身份认同

    无论现在属于哪里,自己所在的地方有多少问题,我们应该永远保持对自己“家”的身份认同。过去,我一直想着出去,想着外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归故里》做身份认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pkf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