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728003/42e0d5f6a28d602a.jpg)
这本书是写改革开放初期,七八十年代重工业部大刀阔斧搞工业改革时期,从部长到普通工人所经历的心理和生活的各种变化。
抛开那些大段的关于那个时代背景以及一些改革艰难过程的描述,我更喜欢看那个时代里人们的日常生活细节,特别是那三对夫妻的关系,带给我很多的思考。
01 郑子云和夏竹筠
郑子云是重工业部的副部长,他是支持改革的一派,但是又支持得不够彻底,有点瞻前顾后,模棱两可,顾虑重重。
她妻子夏竹筠是一个很世俗的人,可以说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顶着部长夫人的光环,每天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贵妇人,对外营造出家庭幸福、夫妻恩爱的假象。实际上在家李与丈夫没有交流,从来不会关心丈夫,甚至虐待他。
当我读到他们的女儿圆圆控诉:妈妈穿绫罗绸缎,爸爸一个副部长,一件棉袄穿了十几年,破得都露出黑棉花了,毛线裤裤脚松松垮垮,薄的不成样了。不仅如此,妈妈不高兴了还经常用烟头烫爸爸、用茶水泼~~~
天呀,这简直就是虐待,这个部长太让人心疼了。而且,年轻的时候,夏竹筠还出过轨,他们的大女儿方方都不是郑子云的。这些郑子云都知道,但他都隐忍下来了。
他们之间没有爱,没有交流,没有链接,就这么凑合在一起生活几十年,这样的婚姻,多么令人窒息,不知道是为了前程、为了面子,还是为了其他什么,他们就这样维持着表面的和谐幸福给别人看,痛苦自己承受。
我想郑子云在工作中放不开,或许与这不幸福的婚姻有这一定的关系,没有贤内助,没有坚固的后方,他怎敢勇往直前呢?
02 吴国栋和刘玉英
吴国栋是工厂里基层员工,妻子刘玉英在理发店李工作。他们夫妻俩有两个可爱的儿子,住在记者叶知秋家楼上。
夫妻俩在谈恋爱时的感情还是挺不错的,吴国栋对她呵护备至,他们也有过一段幸福的时光。
但是随着孩子的到来,开销增大,再加上那几年经济发展的停滞,普通人的生活越来越艰难。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缺钱,让很多东西都改变了。特别是吴国栋,他是一个思想守旧,不喜变革的人。贫穷让他的脾气变得暴躁,对孩子简单粗暴,没有耐心,对妻子也失去了往日的温柔,对妻子的隐忍付出,视而不见。
刘玉英就像我们普通大多数女人一样,在外努力工作,在家里就忙前忙后,辛苦操持着这个家,爱护着孩子,即使受点委屈,也默默承受。
他们夫妻俩没有太多的沟通和交流,没有太大的矛盾,也没有太过亲密的关系,平平淡淡,没有多少幸福可言,有点像我们今天说的,夫妻俩活成了室友。
03 陈永明和郁丽文
这是最令人羡慕的一对恩爱夫妻。
陈永明比郁丽文大十一岁,算是老夫少妻。
陈永明原来也是重工业部的一个小中层领导,后来被郑子云指派到曙光汽车厂担任厂长,让他搞改革,挽救那濒临倒闭的厂子。
郁丽文是一名医生。他们俩是在陈永明生病住院期间相识相恋然后结婚的,婚后育有一对双胞胎的儿子。
书中很多细节的描写,可以看出他们夫妻的恩爱。比如郁丽文做饭等待丈夫回家的心情,普通的一顿饭,因为丈夫回来一起吃而变得更有味道。比如结婚了那么多年,他们还像恋爱时那样甜蜜。
有一次陈永明带郑子云回家吃饭,他一走进厨房打招呼,正在做饭的郁丽文便转身拥抱了他,还在他脸上甜蜜地吻了一口,才发现家里来了客人,不好意思的脸红了,就像刚谈恋爱的小情侣。
郑子云看着这一幕,不知道他内心作何感想,这是在他婚姻生活中从来未发生过的情景,这时候,他应该是很羡慕陈永明吧。
陈永明和郁丽文的恩爱,还体现在她们良好的沟通上,陈永明有什么想法,工作上遇到什么难题都会与妻子沟通,妻子能理解他,支持他,让他安心。
他们相互独立,又相互关心,是真正灵魂契合的一对伴侣。
陈永明之所以能在曙光汽车厂的改革中力挽狂澜,毫无畏惧,并且取得一定的成绩,这与他有一位支持他、爱他的贤内助分不开的。
无论在外面多累,一回到家就像回到了温暖的港湾,休息充电,又可以能量满满地去战斗了。
受这本书的触动,我反思自己,对另一半做得真是不够好。特别是有了孩子之后,把大多数心思都是放在两个孩子身上,常常忘了他的存在,也没耐心对他,他为此也时有抱怨。
婚姻是需要去经营的,即使是老夫老妻了,也需要多去关注对方的需求、感受。一个拥抱,一句赞美的话,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那天在厨房里突发奇想的抱抱,让我找到一种谈恋爱时撒娇的感觉,看得出他的心情也是很愉悦的。
那天他穿的是一件无袖的黑T恤,显得特别年轻,阳光,随口夸了一句:“诶,老公,我发现这件无袖的黑T很适合你耶,穿起来都年轻了十几岁,像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咧!”
他不好意思地说:“真的吗?好像是哦!”然后自己嘿嘿地笑起来。那晚上特殷勤,收衣服、叠衣服,陪娃,都干得很起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