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728003/38b66f05b79a43be.jpg)
书名:《蝲蛄吟唱的地方》
作者:迪莉娅·欧文斯
迪莉娅·欧文斯是生物学家,作家。在非洲从事动物研究多年。创建了赞比亚北卢安保护项目,是美国佐治亚洲斯通山脉欧文斯野生动物交流基金会的联合创始人,《国际野生动物》杂志编辑。
这本书是佩佩推荐的,平时很少读小说的我,打算慢慢地,细细地把这本书读完,按章节来做简单记录吧!
序言(1969)
01.开篇第一句话:湿地并不等于沼泽。湿地是一片光明的。在我的认知里,湿地是一个生态系统,是许多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湿地能净化环境,被称作地球之肺,是美好的。而对沼泽的认知,始终停留在长征剧中红军战士陷入沼泽而失去生命的印象中,自然是恐怖而幽静。
02.一出场就是尸体的蔡斯,差不多确定是他杀,凶手是谁,这个谜底应该不会那么快揭晓,这也是贯穿故事的一条主线吧!
第一章:妈妈(1952)
01.读到描写基娅静静看着妈妈离开的那一段,妈妈穿了唯一外出的鞋子,提着行李箱,头也不回地走了,渐渐消失在基娅的视线里。我想起了曾经和一位朋友聊天,她说起的,她永远也忘不了,四岁那年的那个清晨,天还没有亮,她妈妈早早起床刷牙收拾,然后提着行李包毅然决然地走了,头也不回,任由小小的她在哭喊,在追逐,甚至跌倒,也没回头看一眼。妈妈离开的这一幕一直在她脑中挥之不去,甚至她能清晰地记得那天妈妈刷牙用的中华牙膏的味道。早年妈妈的离开,对孩子的打击是巨大的,心疼基娅,也心疼我那个朋友。
02.基娅的家庭成员给我的整体感觉是疏远和冷漠,只有基娅和她的哥哥乔迪关系比较好,妈妈对生活的热爱也给基娅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
狐狸妈妈受到威胁会抛下孩子这个是不是事实,我还不知晓。基娅妈妈离开自己的孩子们,一定是内心失望无助到极点了。
其实我们生命无时无刻不在做着选择,小到早起还是继续睡懒觉、看手机还是看书,大到选择伴侣,选择活出怎样的人生…人生无处不是选择。我们现在的生活就是之前自己选择的结果。
第二章 乔迪(1952)
01.妈妈离开几周后,基娅最大的哥哥和两个姐姐也相继离开了,最后连和他关系最好的哥哥乔迪也要离开,看着心里就很难受,无法想象这个小女孩儿是怎么战胜恐惧和孤独的。
02.想到自己六岁的时候,也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儿,每天只知道疯玩,而六岁的基娅要独自面对那么多。
第三章 蔡斯(1969)
01.时间的错位,两条线交织在一起,让我在阅读时需要时不时回头看时间,推算基娅的年龄,也是一种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02.乌鸦是属于杂食性鸟类,以腐尸、垃圾等杂物为食亦取食植物的种子和果实,是自然界的清洁工。
03.探员说,没有脚印,于是就会各种猜测,为什么会没有脚印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