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有一个小小的村庄。它没有城市的繁华,更没有发达的交通。十九世纪中叶,这里很穷很穷。就是这么个穷地方,却有着大城市没有的安静,这里的人们过着平和安乐的生活。吃喝靠的就是贫瘠的土地,虽然不能生产很多的粮食,却也能够维持饥饱。
一九六六年,这里降生了一个女娃娃。她呀,眼睛大大的,因为她的父母之前夭折了一个姑娘,因此给她小名叫小妞儿。
小妞儿自小就讨人喜爱,看啥会啥,也有一些缺点,爱吃别人家的食物。为此,母亲把她打了无数次。
父亲疼爱女儿,却长年在县城上班,一年也见不到几次面。小妞儿更多的时间,是在母亲身边度过的。母亲十分勤劳,不但照看小妞儿,还要去地里耕田。春种秋收,也是忙的厉害,小妞儿屁颠屁颠跟着母亲下地,三、四岁就会帮着母亲看弟弟了。
要说这人啊,是不是就是天生的呢?有的一生下就很懂事了。小妞儿就是这样的人了。被乡亲们作称小大人。
十岁的时候,小妞儿就会熬稀饭了。先放一点红小豆,煮一会儿,就再放小米。她也会凉拌白菜,切成细细的白菜丝,再放盐、蒜、醋。母亲从小就教会小妞儿生存的能力,这让小妞儿变得很聪明,也很善解人意。她还会看母亲的眼色做事,说话的时候,她会观察母亲的脸色,见她高兴了,就接着说。见她不高兴了,就闭嘴。哎哟,这么好的女儿,邻居们也是羡慕不已。
小妞儿这么懂事,母亲对她也是严加管教。一次,小妞儿在学校放假以后,跟着邻家男孩去后山挖石笔。回家以后,母亲拿起一根棍子又是打又是骂的,弄得小妞儿委屈的不得了,母亲口口声声说:“不让你跟男孩子一起玩。”小妞儿懵懂的不知所错,她不懂母亲的苦心。于是,这件事儿在小妞儿幼小的心里留下了阴影。从那以后,小妞儿再也不跟男孩子玩了。即使放了寒假,暑假,她也不跟男孩子玩了。而是去二里地的姥姥家,和表姐们一起干活,玩耍。她们也就是一起挖猪草,一起下河洗衣服。
小妞儿的姥姥很疼她,姥姥柜子里的葡萄,梨子,苹果都是小妞儿的零食。姥姥家人口多,男孩女孩各五个,这些女孩儿从小就会做家务了。收拾屋子,打扫院子,她们都干的利落,她们把姥姥的屋子里,收拾的一尘不染,让人耳目一新。小妞儿看在眼里,她明白,这是村里女孩子们必备的生存技能。在姥姥家,小妞儿是小客人,是姥姥的红人,苦活、累活都轮不到她干。
姥姥家的饭好吃。早餐,是参了白面的玉米窝窝,蒸了红薯山药蛋。再炒一个山药蛋条条。午饭,是有一点点猪肉的面条。晚餐是米滴。这些饭都是小妞儿爱吃的。所以,小妞儿一个暑假,就在姥姥家待十几天。
在姥姥家,小妞儿亲眼看见姥姥纺线织布。纺叉就放在姥姥的炕上,姥姥凌晨五点就起来织布了,左手抽线,右手摇车,吱吱,吱吱,均匀的纺线声,陪着小妞儿睡觉。那年月,姥姥织的布,够一家人做床单了,也可以做成布鞋,供舅舅们穿。这就是妞儿的姥姥,特别特别的能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