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译文
批评别人的缺点不要太严厉,要想想别人是否能够承受;教人做善事,也不要要求太高,要考虑别人是否能够做到,不要使其感到太为难。
对一个中国人来说,生命有多珍贵,面子就有多宝贵。你给他面子,他就会给你一切!可如果伤了他的面子和自尊,他就会对你恨之入骨,底把你推向他的对立面!
有一位17岁女孩,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在高级珠宝店当售货员的工作。圣诞节前一天,店里来了一个中年男人,穿着破旧、满脸悲伤,眼睛一直盯着那些高级首饰,似乎非常想买一个回去。
这个时候,女孩接了一个电话,在其间不小心把一个碟子破掉了。而那六枚钻石戒指也落到地上。她慌张去捡,但发现只剩下了五枚她一抬头,发现那个中年男人正急忙往外走。她顿时意识到戒指被色拿去了。
当那人快要出门的时候,女孩柔声道:“对不起,先生!”男子转过身来,两人相视有几十秒之久。“有事吗?”男人在说话的时候,脸上的肌肉在抽搐。
“先生,这是我头一回工作,现在找个工作很难,想必您也深有体会,是不是?”女孩神色黯然地说。
男人看了女孩很久,笑了:“没错,找个工作很难。但是我能肯定,你在这里会做得不错。我可以为您祝福吗?”他向前一步,把手伸向女孩,在握手的时候,他把戒指还到了女孩的手里。
“谢谢您的祝福。我也祝您好运!”女孩说道。
你看,这个女孩因为给了那男人一个台阶,使自己可以全身而退,从而保住了这枚戒指,也保住了自己的工作,就这样让一起盗窃案轻松化解。如果小女孩不这样做,而是大喊抓贼,结果就可能变得非常糟糕。人活脸,树活皮,当你不给别人面子的时候,自己的处境相信也必定极其艰难。
那么,面子是个什么玩意儿呢?面子就是一个人在众人眼中的形象。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别人对你赞扬,对你恭维,称之为有“面子”;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别人对你否定,对你批评、漫骂,称之为没“面子”。
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爱语才能结善缘。有的人之所以好心没有得到好报,大都因为他在提意见的时候,没有真正意识到别人也是需要面子和自尊的。在为人处世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懂得保全对方的面子,如果不照顾对方的情绪,一味撕破脸皮,双方肯定发生冲撞。哪怕以前的关系再铁,也将在眨眼之间变成烂泥。
一对情侣坐公共汽车去郊外旅游,因为琐碎小事,刚才还柔情蜜意的两个人转眼间就发生了争执。女孩大声地说:“喜欢上你这个穷鬼,我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车里人很多,女孩的声音又很大,大家都侧目观看,窃窃私语。
当着这么多人被骂穷鬼,男孩怎么受得了?他尴尬地看了眼众人,然后挥手打了女孩一个耳光,在下一站独自下车离开了,留下女孩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车里哭泣。
当我们批评、指责别人的时候,一定要顾及对方的面子,否则我们就是一个自以为是的傻瓜!
另外,我们还要看对方是否接受批评或提议。如果对方在心理上有很强的排斥倾向,哪怕建议再好,起到的作用也只是零。就像教育孩子,父母总希望孩子做到最好,于是弹钢琴的时候,两三个音节不对,就大训特训;练书法,几个字没写好,就大骂“笨蛋”。这就是对孩子的面子缺乏基本的尊重和重视。这样下去,孩子的逆反心理必定越来越强,哪怕提供再好的精神营养,孩子仍然是越教越坏。要知道,孩子的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怎么可能一夜建成罗马城呢?
在批评或提议时,我们不妨柔和一些。正如《菜根谭》中所说“思其堪受”、“使其可从”。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在对方能接受的前提下进行交流,这样才能达到积极效果。
切忌用情绪化的方式批评别人,千万不要轻易评价对方的人格、兴趣与家庭教养。批评时若能提供解决方案,就更加具有建设性。批评时也不要忘记肯定别人的长处。此外,如果批评时能采用幽默的方法,所收到的效果往往会更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