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摘要:
造成这种寂寞的主要原因就是科技,就是科技的产品,像电视、喷气式飞机、高速公路,等等——但是我希望说明一点,真正的祸首并不是科技本身,而是科技所带来的一种趋势,物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在科技背后截然二分主客体的看法造成了这种现象。这就是为什么我要费尽心力地讲述,怎样借着科技来改变这种现象。一个知道如何怀着良质去修理摩托车的人,要比不具有这种情怀的人有更多的朋友,而且他的朋友不会把他视为一个物体。良质总是能够消灭主客体之间的距离。
而斐德洛却从这个观念出发,走出了不同的路。我认为那条路是错误的。但是如果我在他的情况下,很可能也会走相同的路。他觉得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创造一套新的哲学,或者他认为比这个范围更广——创造新的精神的理性——那么二元化的科技思想所造成的丑陋、孤寂和空虚的心灵就会消失。
正是古希腊神话曾经深深影响我们的文化,造成今日科技的趋势——做虽然合理但是没有任何好处的事。这就是问题的根源
人为的实证方法包括道德实证、情感实证、逻辑实证。道德实证有应用知识、美德及善意,而善意需要有情感方面的知识。
现在苏格拉底运用辩证法,把它转化成了别的东西。修辞学变成了物体,物体就必然被划分成各个部分,而各部分之间必然互相有关,这些关系是无法改变的。你可以很明显地从这些对话当中看见,苏格拉底如何运用分析的刀把高尔吉亚的艺术劈成了碎片。而更重要的是你可以看到,这些碎片就是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的基础。
苏格拉底并没有运用辩证法去了解修辞学,而是运用辩证法去摧毁修辞学,最起码是去破坏修辞学的名誉,所以他的问题根本不是真正的问题——它们只是言语的陷阱,让高尔吉亚和他的同道掉进去的陷阱。
“人是衡量一切的标准。”的确,这就是他所说的良质。人不像唯心主义者所说的那样,是一切的源头。人也不像唯物论者和客观唯心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被动的观察者。创造世界的良质呈现为人和自身经验之间的关系。人是创造万物的参与者,所以是衡量一切的标准——这一点很吻合。而他们也教修辞学——这也很吻合。
他和智者也有一个不同点。在柏拉图笔下,智者的工作是传授“美德”。所有的情况都显示,这是他们教导的核心
“是什么使希腊的战士表现得这样神勇?”基托提出这样的疑问,“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责任感——对别人的责任感,而是对自己的责任感。他们努力追求的目标被我们翻译成‘美德(virtue)'。然而,希腊原文却是‘卓越(aretê)'……这个词有许多值得讨论之处。它贯穿了希腊人整个的生活良质!卓越!一!这正是希腊智者所教导的!并不是相对主义的伦理,也不是原始的美德,而是卓越。早在理性教堂之前,早在本质出现之前,早在形式之前,早在心物之前,早在辩证法之前,良质就一直是绝对的存在。西方世界最早的一批学者,就已经在教导良质了。他们所选择的媒介就是修辞学!
“卓越”暗示着对生活的完整或唯一性的尊重,因而不喜欢专门化。它还暗示着对所谓的效率的轻视——它具有更高等级的效率,这种效率并不存在于生命的某一种才能中,而是存在于生命本身。
2.感悟:
良知居然是“卓越“”是的对自己负责任,并且不是技能的优秀而是存在生命里,我想到那些疫情忘我在一线的医生科研人员,想到英雄邱少云烈火烧身,那不是一个人能受得了的心静,那是超越,没有其他人可以做到的难得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