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写了一篇搞笑文章《下班以后……》,跟预想的差不多,这篇文章发布后,从阅读量,评论,点赞数据来看,均产生一定热度。我知道,那是因为读者看惯了严肃文学,会有视觉疲劳,吃惯了山珍海味,偶尔换换口味,尝尝粗茶淡饭或有新鲜之感。
根据以往习惯,文章发布后最多再浏览一遍,也就是校对错别字,标点符号,段落层次分明就可以了,下一次修改最早也在第二天,甚至搁置好几天,而在修改之前我不会投稿。
一个数据惊到了我
次日早上打开简书,忽然发现【消息】栏页面的右上角的新消息提示39条,这有点惊到我了。以为眼花再次确认,就是39。
恕我无知还是个简小白,来到简书平台也快半年时间了,印象中这里一般推送的消息不外乎提示日更至第几天,精彩评论,投稿被专题收录或拒稿,文章被某专题收录,文章因违反…仅自己可见,如此等等,一般更新最多也就三五条,像昨天突然出现这么大的数字还真是破天荒第一次,系统推送如此之多的消息,福兮?祸兮?
手有点抖,努力点开,有点懵!这是……
![](https://img.haomeiwen.com/i27779478/789c08a35dcf936f.jpg)
划拉划拉,一直往下,这是霸屏的节奏吧,一篇小文章就这么受欢迎啦?以为是系统故障,打开文章的投稿管理,没错,确实是被39个专题收录,这有点超乎我的想象,心有惴惴焉!不管怎样,有人喜欢总是好事,不免有点沾沾自喜。
![](https://img.haomeiwen.com/i27779478/9564ab0dfa92ea4a.jpg)
今天听文友星之眸讲,她也遇到了类似的一节,而且不多不少,也是被39个专题收录,这是偶合吗?看来是我想多了,不但前有古人,而且后有来者,资深简友应该早已见怪不怪,唯独如我一般的简小白不明就里。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说明这篇文章的确是产生了一定的热度。
小路弯弯,细而且长
回想刚进入平台的那会,两眼一抹黑,哪里哪里都不晓得,也没人教,没人提醒,很长一段时间只知道写文,阅读,点赞,评论。我就如同一人独自行走在一条弯弯小路上,欣赏沿路的风景,也承受着孤独与迷茫。
忽然有一天发现,别人的文章后面有红色字链接,点开后发现是一些专题,也没多想,还挺佩服作者,你看看,人家的作品多好啊,被这么多专题收录了。
再后来,在他人的文章评论区才知晓,原来是可以主动投稿的。于是战战兢兢尝试给我的小文寻找一些展示的机会。开始无非就是【简友广场】、【人民广场】、【散文】之类大众化专题,因为这些专题不需要审稿,一投一个准。虽然不确定到底起到多大作用,但起码有了投稿初体验,提振了信心。
弯弯的小路虽然望不到尽头,也让我鼓起勇气走下去,下一刻说不定就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呢。
回望走过的弯弯小路,10朵小花见证了我的足迹
01
来到平台的第9天,我写了一篇《山的那边是什么,讲述平凡人的故事》,第二天发现被一个叫【捡一个好文】的专题捡走了,心里一惊,这捡走是几个意思?没啦?回头一看,好好的,不还在吗?嗯,只要文章还在就行,爱捡随他捡。第二天就发现“昨日的Pol收益”处多了几十个钻/贝,真的很意外,平时每天收益就三四个,四五个,哪里来的这么多收益?也没人告诉我,反正多了总是好事,谁还嫌贝多了咬手啊!粗心的我居然没留意还有个叫【简书社区保护者联盟超级权重点赞文章汇总】收入此文。换言之,即便当时留意到也是云里雾里,不明所以。
稀里糊涂的我在这条小路走了很远,渐渐地,我也收获了自己的人脉,不再寂寞,我们结伴同行。不懂得就问,这才了解到什么叫权重点赞。说明当时有权重大佬点了赞,心中暗喜之余,不免失落,人家是捡好文章,也不接受主动投稿啊!
02
4月14号写出一篇小作《我的鞋子控情结》,被收入【鱼吖吖备文专题】,【理事会复选组】,鱼吖编辑,小米粒伯乐均作了评论,这是我的小文第一次得到来自理事会的礼遇,也是我与鱼吖编辑的初次接触,却仍然是迷迷瞪瞪摸不着头脑。LP理事会是个什么组织?编辑,伯乐又是干什么的,跟我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带着这些疑问,白天依旧是忙忙碌碌工作,夜里挑灯夜战,不知不觉又过了一个多月。
03
5月29号发布《那年正青春》,受文友东山不败的影响,我也跟随他的脚步主动向一位编辑的备文区投了稿,结果被拒稿。峰回路转,该文又被收入一个叫【理事会文言明语编辑团队推荐文章文库】,进而收入【理事会复选组】
04
6月4号发文《龙口夺食话桑麻》,该文被褐瞳浅言编辑收入【备文专题】,进而有幸录入【理事会复选组】。
05
6月28日发文《奶奶的纺车》,再次向某理事会编辑备文区投稿被拒,又是被【捡一个好文】专题捡走,社区保护者联盟超级权重点赞。
06
7月3号发文《同事打苍蝇及其它》,主动向【理事会备文专题投稿】,状态显示“已收入”,但再无下文。
07
7月5号发文《又见燕儿飞》,被鱼吖编辑收入她的【备文专题】,进而收入【理事会复选组】。
08
7月22日为纪念日更100天发文《不激不厉,风规自远》,在文友东山不败的鼓励下投稿至【日更教会我的那些事】,被收入,收获100简书贝。在此感谢文友老弟东山不败,互动中收获了友谊,一个追求梦想,酷爱写作的年轻建筑工人,利用工余时间默默耕耘的简书人。
09
8月3号发文《老挂钟》,该文在鱼吖老师的指导下反复修改,由九月星空推文团推荐上榜。在此感谢鱼吖老师的无私帮助和理事会成员天涯牧星老师的大力推荐。
10
8月10号发文《牧羊印象》,再次被【捡一个好文】专题捡走,守护者联盟超级权重点赞。感谢任真掌门对新人的大力扶持。
行走在弯弯小路上的感悟
自今年3月8号,年际五旬的我为了圆一个梦走进简书平台,忽然发现这里卧虎藏龙高手如云,一度让感觉文笔还马马虎虎的我自惭形秽,彻底清醒,但也差点失去信心。
对平台的许多规则更是云里雾里找不到北,形单影只,孑孑独行,可想而知走得很艰难。
即使是今天,要问对简书中的门道了解多少,只能说略通皮毛。一来因为平台缺少诸如官方政策,新手指南之类的专栏。政策,指南不是没有,而是没有优化组合在一处成为专栏,像普通文章一样散落在茫茫简海。一开始我只能通过关键字搜索相关文章答疑解惑,如果说简书有瑕疵,这算一点。二是自身的惰性使然,片面注重文章质量,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导致走了很多的弯路。实践证明,行走在简书之路,需要对里面的条条框框,运行方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爬山要懂山性,下水要懂水性,两条腿走路,并行不悖,简书之路才能走得更快更稳。
好在秉承一份初心与热爱坚持不懈,得益于众多文友,老师们的鼓励和帮助,不离不弃,我就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幼童,跌跌撞撞摇摇摆摆一路走来,也能得到平台和大家的认可,获得了创作者徽章,工作之余坚持写文走过150天,终于看到一片希望的曙光,也给予一个简小白莫大的信心。
我深知,未来的路还很长,这小路,弯又长,既然选择了诗与远方,再苦再难也要走下去。
不负初心,不负众望。
简书,我在!我们都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