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阅读:2020.10.7
《熔炉(十周年纪念版)》版权信息:
书名:熔炉
作者:(韩)孔枝泳著 / 张琪惠译
出版时间:2020.4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今天,读完了《疯犬少年的天空》,利用我的最后一天假日再读一本《熔炉》。
这是一本十多年前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出版书。
这是一本极度灰暗,让人极度抑郁又极度震撼的书。
这是一本被拍成电影,并引发强烈反响的书。
这也是一本催生了一部法律,并引发一系列法律修订的作品——《熔炉》上映后仅一个月,韩国通过“熔炉法”(“性侵害防止修正案”),催生“熔炉防治法”(《社会福祉事业法》修正案)……
《熔炉》主要讲了聋(哑)儿童在“慈爱学院”这所特殊教育学校受到性侵、体罚、虐待,甚至于被逼死,而这样的残酷事实却在权势面前竟成了诬陷与谎言,弱者不得不向金钱低头。无权无势无钱的外来户“班主任姜仁浩”和他的学姐“雾津人权运动中心干事徐幼真”的不断为这些无助的孩子维权,可结果终究让人唏嘘。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法庭仅以“缓刑”宣判了李氏兄弟,就像“徐幼真”预知结果时自嘲地对“姜仁浩”说的一番话——
检察官没有错,对吧!检察官也没叫他们写和解书,只要有和解书就没有刑事责任的法律也不是他立的……
很可笑吧?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谁要为这些事情负责?
姜督察是延误调查,也不是不作为,只是慢了点,还有点不积极罢了。
黄大律师一辈子只有一次前官礼遇,他就和无数同行一样,使用这唯一一次机会……
妇产科医生也是一样。不可能……就将同学的丈夫,也是雾津高尔夫球场上常碰面的人,推进耻辱的深渊之中。
润慈爱实际上很喜欢校长和行政室长,认为这罪名是在污蔑他们崇高的人格……
处在社会上的人,总有不得不低头的时侯——签了“和解书”的受害者家长们;总忘记钥匙孤立无援的“徐幼真”;拥抱着妻女的“姜仁浩”……
非得这样做不可吗?有人问。
是的,一定要这样做。
不计代价,确定吗?有人再次问道。
可是他无法回答:“真的!不计代价!没错!”
是啊,我们每个人都只是一个平凡人,总有我们承受不起的代价。无论是释放罪犯,还是在“庆祝民主化运动纪念日”拆除“民主的帐篷”……虽然我们痛哭流涕,虽然我们恨之入骨,可在那一刻,对那样的结果,感到的唯有深深地无助。
可是,终究还是有愧的吧。当“徐幼真”的声音出现在“姜仁浩”的耳际:“你该不会对我们感到愧疚吧?”是的,终于,“姜仁浩”还是退缩了,当了逃兵,却也正如他自己那封被撕碎的信中所写的那样:
……如果我这样回去的话,就算我能赚数十亿,也不会幸福。
是啊,“我们一路奋斗,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让我们依然保持着那片初心,那股勇气,那份毅力,让我们和身边的人过得更好,让这个社会和世界更加美好。这便是奋斗的意义,便是人生的意义吧。每个人的力量都是渺小的,可正是一粒粒的尘埃才能聚沙成塔,一串串的细流才能水滴石穿。“功成不必在我”,可功成必定有我。这才是我们这一辈人应有的担当!
好在,书的结局总是给人以希望的:“脱离学校”、“庇护家园”、“善心捐款”、“孩子们心灵的成长”……是啊,有什么能比孩子们自珍自爱更重要呢?!
孩子们现在觉得自己很重要,懂得拒绝暴力。
……这件事发生前后最大的改变是什么,民秀回答:终于了解我们也是同样珍贵的人。
之前看的《猴杯》(详见此前书评)与这本《熔炉》所反映的“黑暗”有所相似,而《熔炉》之所以引发更强烈的关注与反响,一方面是它的文字更直白易懂,另一方面后者由于真实的背景,被拍成电影后激发了所有良人的护赎之心。
这几天看的书,都让人多泪,接下去,得变一下口味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