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人之事,我事之师。下午丁研究员的课可以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给人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的惊喜。
他的《麻雀》一直以看雀是雀为主题,带着孩子们依循起因经过结果来讲故事,带着孩子们用山形图来分析情节,可是因为开始浪费了太多时间在师生问候上,让我对丁老师的课深表担忧。而且声音是一个语文老师制胜法宝,一开始他可能有意在控制自己的发音,所以一个中年硬汉却有着尖声细语的调调,让人听来非常别扭。我一度想关闭自己的信号源,课堂没有按照他的设想走,因为还未开学,孩子们就已读文千百回,所以正字音环节搁浅。初步梳理故事,孩子们说得比教参都好,老师还用教吗?所以前半截在看雀是雀里绕。我知道他的立意在于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我以为一开始的看雀是雀,就是认识麻雀,而看雀不是雀是想引出母爱或者父爱。直到最后才知道这是哲学命题也是哲学思考~老麻雀代表的一定是母爱或者父爱吗?经过丁老师的分析,你会发现那是超越亲情之爱,而是人间大爱,是屠格涅夫对农奴的爱。不得不说他的研究很深邃也很有道理,可是小学生就是小学生,我们应该抓一些孩子们能够感知的情感进行教学,不仅仅是我们自己往往在开始一篇课文时做不到知其言,知其所以言,而且孩子们对于这种阶级大爱恐怕也难理解透彻。往往停留在亲情之爱还能让他们多一点感恩,让他们能够对自己的父母多一些回馈。
丁老师是研究员,对于问题把握很精到,懂得研究与思考,如果每一个研究员都能如此求真务实,那么我们的教学肯定是薪火相传,火花四射。
讲座结束以后,大家共同的感受就是他的讲座比课例更成功。他不仅有自己的研究、自己的思考更有自己的思想。思想这个东西现在太难了,可能就像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他认为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要吃透教材、吃透学生,在吃透教材的时候我们要敢于怀疑,敢于批判,求根问底,要在对比中感受文本的魅力。比如《雪地里的小画家》我们可以变换结构与搭配,这样对比阅读更能激发学生对美的体验与感悟。比如说导入要落到实处,不是说新课标提出新观点我们就把自己的课弄得四不像乱了阵脚。吃透学生就是要眼里心里有学生,这考我们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机智,最重要的还是跟着学生走,大的框架老师建,小的脉络学生定,这样相辅相成才能促进课堂生成,学生才能在这节课里自在生长。
最后他告诉我们——课程改革教师需要坚守:
一是无论出现什么情况,教师都不能制造认识恐慌,“传道授业解惑“依旧是教师的天职。
二是无论出现什么样的颠覆性变革,教师都不能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要坚守科学精神,与时俱进更新知识体系。
三是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教师要牢记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教会学生首要的是认识人,认识自己。
听到最后真的发现语文老师有没有好嗓子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