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应童老师给我们放了一个《红猪教子》家庭纪实大片,时长3分01秒。
首先,贯穿整个大片的伴奏,是咣当咣当的声音,群里有小伙伴问这声音的来源,应老师回应是对面山上挖掘机的声音,已经好几年了。对于我来说,肯定以为这是噪音,绝对忍受不了,或许早已搬家。然而应老师一家却在这里安居乐业,红猪还在阳台上创建了家庭花园。在应老师,她却可以抱着小树静静的站阳台,赏花草,望远山云雾,览眼前瓯江,观鱼翔浅底。连儿子小麦,也把那咣当咣当的声音翻译成音乐郭德纲郭德纲。
又反复播放了几遍,知道红猪在教训儿子怎样去利用课余时间,而小麦却在超越去关注小树,之后通过应老师的简书明白,小麦的内心戏是好可爱的小树。小麦说他的课余时间可以浇花,还有抱树。而且在红猪训他的整个过程, 他的态度很坦然,他的目光在最后还是转移给小树,并且还跑过去照顾小树,而不去纠结爸爸对他的数落。从这里可以看出,小麦是一个很有爱心的男孩,知道去疼爱妹妹。整个过程,应老师都在安心的录像,没有插入老公对孩子的教导,敞开心胸接纳着这一切。
就在写简书前,看到群里有应老师关于简书《小麦笑了》的链接,然后又看到让大家给幽默评论,她会回评。我读了第一遍,只是点了一个赞,不知道该怎样去评论,甚至有一点点担心自己评论的不好。受小伙伴们的评论激励,我也发表评论,应老师像是乐吧出世的人,总能说出那么多幽默诙谐的话语,读过听过会笑,然后是感觉其中蕴含着大道理。我评论了,很快又看到有小伙伴发来应老师的回评,我就又赶快打开应老师的简书链接,看应老师有没有给我回评。回看了几次,我楼上楼下不少人的评论应老师都已经回评了,我的内心戏又开始了,应老师是不是不喜欢我的评论,或者说我的评论有什么不对,带着渴望,反馈回来失望,有那么一刻甚至想删除自己的评论。
忽然觉得,这种带着期盼渴望得到回馈的心情有点可笑,一直处在学习中的我,却还没有做到真正的放空自己,还没有做到悦纳自我,悦纳一切。其实,我也可以换成另一种思维,也许应老师没明白我评论的真正意思,也或许还没来得及回评我。我评论只是说明我关注,是否回评那是应老师的事,我不该把时间浪费在编织上。有勇气去评论老师的文章,我自己已经有所突破,应该高兴。下一步就是,继续努力学习,提升自己认知。
然而就在刚才,我的微信还停留在应老师简书评论部分,无意间看见你老师的回评 :“你在哪个城市?那里的市级逗比总代就是你了!”哈哈,看来枉费了我刚才一场编织,竟然给了我大吃一惊。
今晚我值班,从晚上六点半值班到九点五十,今晚十一个月的小宝有爷爷奶奶带着,女儿去了他爸爸的学校,享受父女独处时光,我安心的在这里值班,完成今天的简书写作,悦纳这一切安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