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过一段时间的《论语》后,更加爱上了这精炼的文字,可以说每读每新。但自学就好像一个人走路,走得久,会感觉到孤独,越往后读,发现很多只能从表象理解,无法深层的理解。
之前有一个共读《论语》的群,但个人觉得贵了点,要1990三个月。想着这近两千倒是可以买不少书了,也许199,我就毫不犹豫的跟进了。但我心理一直在想着这个事,就想找个理解得更透彻的人讲一讲。我自己想弄明白了,才能在生活中去应用,也才能指导孩子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樊登读书APP中搜索到了樊登老师对《论语》的讲解,而且更现代更生活化,每一讲也很短,也让我在繁冗的工作生活之余,可以全心投入,更有助于与孩子共读。
今天想记录的是《论语》第一讲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单从句子的翻译来说这句话的意思,就很平淡无奇。从小,我们也背过《论语》的子言片语,相信这句话,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我在此就不去翻译,我要说的是对这句话在现代生活工作中的一种理解,以及应用。
句中有一个词“不亦”,这个词,当初我以为是一种写作手法,或当时古人为了表达强调的一种说话方式。听了讲解后,才明白,这其实有另外一层意思,不管是古代或现代,都有很多人不认同“学习是快乐的事,与人交往是快乐的事,被人误解还可以一笑而过”。所以,孔夫子通过他自己修身后达到一种别人无法理解的“乐”的境界,因而,他告诉他的弟子们,其实学习的过程是种快乐,与人共处是种快乐,释然他人的误解是种快乐。
首先,在生活中、工作中,我们都有事要做,而且会在做事的过程中遇到困难,遇到困难时,有的人会选择“逃避”,而有的人会选择“面对”。
显然,孔子是后者,他喜欢在生活面对困境时,去克服困难,找到解决之道。因而,他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感觉到了“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因而就有了这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现代的代表书籍有安德斯.艾利克森和罗伯特.普尔写的《刻意练习》,他们认为从新手到大师,就是刻意练习的结果。也举了一个例子,莫扎特的成功,不是光靠天赋,而是刻意练习的结果。甚至说,让一群不懂音律的孩子,接受如莫扎特般的特训,孩子们也可以弹出莫扎特的高音。
美国心理学家德韦克的《终身成长》,也解释了,成功不在于天赋,在于有一种“成长型思维”,成功源于不断学与习,在学与习中,需要用新思维模式,去冲破难关,才能有所收获。
其次,在生活工作中,只要活着就要与人打交道,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如何友好的与他人合作?
孔子在《论语》中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用一种快乐的态度,去接受他人的变化与不同。歌德曾说“世界上很难找出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一千个人中也难以找到思想相同的两个人",因而,就需要我们去同存异,找到大的合作方向,共同出力,解决问题。
亨利.克劳德在《他人的力量》中说,人际关系有四个层次,其中最为稳定的就是相互促进的第四层次人际关系。可见,我们一生中,将不断地与人接触,会面临各种人际关系,如果能通过孔子豁达的交友观,就能筛选出适合自己的合作的人际关系,从而感觉与朋友共事的快乐。
最后,生活工作中,总会遇到误解,有时我们会“忍气吞声”,有时我们会“直破云霄”大闹一场,而孔子告诉我们“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他用一种“快乐”的心态去释然这种不理解、不苟同。
孔夫子用一句话概括了我们处世的人生态度:当面对生活的困难时,需要自修;当面对改变时,需要与他人共修;当面对他人的不理解,就用理解他人的方式去释然。
这一句话写出孔子一生的人生态度“乐”,其实,云云众生的你我,何不像孔子学习这种“快乐”的作派,用“喜剧”的眼光看待事情,人生也就多了许多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