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听歌的时候,随机播放到一首许嵩的歌,不自觉的唱了起来。
于是去把以前喜欢过的他的歌都给哼唱了一遍。
评论区里,都在说着当年如何如何,追忆青春。
而我也成为其中一个。
以前真没觉得喜欢许嵩是非主流,只是在那个年龄,就是迷恋那样的歌词和声音。
后来随着年岁的增长,自然而然的有了其他的喜好。
一晃七八年过去。
当曾烂熟于心的曲调重新响起,仿佛重新找回了当年那个喜欢这些歌曲的自己。
原来当时听歌时的心境、想法,都还存于心底,一旦被某个瞬间击中,便一一浮现。
比如听《素颜》的时候,就想起当年不化妆不打扮的自己,更能从容的去享受素颜的质朴和天真。而现在呢,也还是整日素面朝天,像高中时候的夏天,刘海撩上去,露光溜溜的额头。
而“暴雨天 照逛街 嘲笑别人花了脸” 这句,当时听的时候就觉得很美,并且因此下雨天淋雨也不怕,觉得自在又洒脱。现在依旧觉得美。
又比如《庐州月》 那句“月下的你不复当年模样”,是当时的我觉得很害怕的一件事,如今这句歌词听来还是心惊,赶紧审视自己还是不是当年的模样,是变得更好还是更糟糕 ,由此可见自己一直还是害怕甚至是拒绝改变。
而“如今的你又在谁的身旁”,还是让人有时过境迁之感,以前是一种迷茫的憧憬,不知道以后的自己会在谁的身旁。现在是怅然若失的回望,以前陪在自己身边的朋友,现在去向何方。
那时候听这些歌,用的爸爸买给我的第一个手机,还是山寨机,也顾不上什么音质,却听得沉醉无比。喜欢的歌,还会认认真真的摘录歌词到笔记本上。
走在路上,都还会反复品味歌词。比如:“寻不到花的折翼枯叶蝶 永远也看不到凋谢 江南夜色下的小桥屋檐 读不懂塞北的荒野” 写得多美,夏虫不可语冰。
又比如“窗透初晓 日照西桥 云自摇 想你当年荷风微摆的衣角” 简直完全契合当年自己的白衣少年情结,现在回首也还是会感叹,多么美好的白衣飘飘的年代啊。
当时最喜欢的歌,这首《清明雨上》是其中之一,甚至在一个清明节想念爷爷的时候,写的日志里,还引用了一句歌词“红尘旧梦 梦断都成空……我在人间彷徨 寻不到你的天堂……” 想及此,便去找来把日志重读了一遍,当年被同学称赞“写得真好”的文字,如今却觉得好难为情。但矫情文字的背后,情感是真的。
——
我把听歌的感受给好朋友说了一些,她回:听歌就听歌啦 少走心 少沉溺。
我于是没有再细说。自己也不去想了。
我没有说,那句“家乡月光 深深烙在我心上”其实触动了如今身在异乡的我。
而在我的心里也只是一瞬间的怅然,没有去细想,以为就过去了吧。
没曾想,深夜,和宗瑞聊天的时候,不知怎么聊着聊着,忽的好想家,想着想着“不觉泪已拆两行”。
他轻轻地说:“想家了啊”。我就更控制不住了。
想奶奶,想回有她的家。
想起每一次开视频的时候,她见着我必定说“又瘦了”。一种心疼的语气。
想起每一次电话里一旦谈及这边饮食不太习惯类似的话时,奶奶就会说:过年回来吧。隐隐表达一种希望我过年回去了别再离这么远的期盼。
想起端午节爸爸专门打电话给我,说:现在我出来和你妈在一起,你弟弟和你奶奶在一块的她也不担心,她现在最牵挂的就是你的妹妹和你。
叮嘱:你一定要多打电话给她。你不给我和你妈妈打电话都没什么,一定要多和你奶奶保持联系。
及此,眼泪怎么都止不住,作为子女,能做的本来就很少,如今隔了千山万水,不知相聚能有几时。
“父母在,不远游”,渐渐明白这句话的道理。
——
前段时间 和朋友聊天的时候,
她问我 想家吗?
我想都没想就直接回答她,不想。
毅然决然。
原来不是不想,只是不敢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