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谁说学习是一件苦差事

谁说学习是一件苦差事

作者: 黎木白 | 来源:发表于2017-12-07 10:52 被阅读56次

​从我记事起,我就特别热爱学习,不是因为学习成绩好能够给我带来什么,而是学习本身让我体会到难以用言语形容的快乐,这种快乐让我着迷,无法自拔。

因为快乐,所以我自主地学习,给自己制定许多计划,完成各种各样的挑战,不用老师催促,不用父母监督。

而且这种学习是广义的,不局限于课本知识,还包括各种生活中接触到新鲜事物。

1. 学习是人之天性

我们每个人从胎儿时期起就在学习,在子宫里我们就开始辨认母亲的声音,感受各种外界刺激。

呱呱落地后,我们在与父母等重要他人的互动中探索、玩耍,学说话,学走路,一天天长大。

学习,让我们成为人类的一员。

学习,让我们成为自己。

你还能回想起童年或年少时期的高峰体验吗?

所谓高峰体验,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需要层次理论中创造的一个名词,是指人们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短暂的、豁达的、极乐的体验,是一种趋于顶峰、超越时空、超越自我的满族与完美体验。

高峰体验时,人会产生一种存在认知,这与一般的认知不同,这种体验仿佛与宇宙融合了,是人自我肯定的时刻,是超越自我的、忘我的、无我的状态。(摘自百度百科)

事实上,学习的过程中是最容易产生高峰体验的。

儿时第一次用鸡蛋成功做出一个小玩偶。

上学时第一次准确猜出一个形声字的读音。

终于理解了死记硬背的乘法表的意义和作用。

搞懂了一个物理定律,而且能用它解出难题。

掌握了各种化学实验器具的用法,配出了想要的溶液。

……

我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就有很多这样的高峰体验的清晰记忆。

正是这种高峰体验让我对学习欲罢不能,是的,谁不让我学习我就跟谁急!

我的父母常常开玩笑说,“别人家孩子锁都锁不住,你怎么赶都赶不出去?”他们担心的不是我学习不够用功,而是怕我太用功了,搞坏身体;时不时拉着我出去玩,带着我看《蜡笔小新》。

2. 是谁剥夺了孩子的高峰体验?

答案是不懂得学习规律的父母和老师。

越是不懂得学习规律的父母和老师,越焦虑,越累;反之,越放松,越轻松。

因为焦虑,揠苗助长,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就硬塞给孩子,让孩子对学习倒了胃口。

因为焦虑,着急上火,在孩子做不到的时候非常失望或直接批评孩子,伤害了孩子的自信和自尊。

我之所以能拥有许多学习中的高峰体验,是因为我拥有耐心的父母,遇到了优秀的老师。

我对自己两三岁的记忆很模糊,几乎什么都记不起来,但有一个场景特别清晰——

我坐在床上撕纸玩,母亲在厨房忙着什么,偶尔过来看看我。

她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就那么给我一个温柔的眼光。

我们相视而笑,然后她继续去忙她的活儿,我继续撕我的纸。

长大后,我也曾和母亲谈论过这一段记忆。

母亲说:是呀,给你一张纸,你可以自己一个人玩一天,撕来撕去,折来折去。

我好奇地问道:我有弄出什么有意思的东西吗?

母亲笑道:我也不知道你要做什么,只知道你很投入很开心,最后都变成一堆废纸屑了。

一瞬间,我突然领会到了母亲那“不打扰”的智慧!

我在生活中和电视上,看到很多目的性特别强的妈妈,孩子做什么玩什么学什么,就急着干涉和指导——

宝宝你在做什么?

搭积木呀。在搭什么东西呢?

搭房子啊。这个房子怎么没有屋顶呢?

你看,妈妈给你搭一个。

这些急切的干涉和指导,打乱了孩子自己的探索节奏,也剥夺了孩子的高峰体验。

当我回想我在校读书的时光,我几乎找不到父母主动给我提建议的场景。只有当我向他们求助的时候,他们才会伸出援手,提供解决方案供我参考。

我当然不是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好,在大人眼里,孩子做的每件事情肯定都不够好,甚至是笨拙的、吃力不讨好的。

父母忍住了,给了我足够的空间自己去体悟和反省,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自己寻找方法解决问题,不知不觉中,我的能力就提高了,在有些方面甚至比父母做得更好。

念小学的时候,有一回体育课要考核单脚交替跳绳。我很快就学会了双脚跳,但怎么也学不会单脚交替跳,只能做到:左脚跳一下,顿一下,右脚跳一下,再顿一下,回到左脚跳。

老师也不管了,就让大家自己回家练习。

我的父母当然都会单脚交替跳绳,但他们看到我笨拙的样子一点也不着急。

我的母亲牺牲了自己的午休时间,每天中午陪我到操场边的空地上练习。她的耐心让我沉住气持续地跳,一点也不难为情,一点也不焦虑考试通不过,就那样跳一下、顿一下、跳一下、顿一下。

不记得持续多少天,突然有一天中午,我跳着跳着就不停顿了,回过神来的那一刻,我兴奋得不要不要的,巨大的快乐充盈全身心,考试的成绩和老师的表扬与之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

母亲看到我学会了跳绳,没有给我任何的表扬,也没有给我任何的奖励。那一刻,她在,她懂,对我来说就完全足够了。任何的表扬和任何的奖励都比不上母亲的陪伴和懂得。


3. 别用奖励剥夺孩子的高峰体验

拥有高峰体验的父母会懂得奖励并不是必需的,甚至是有害的。

高峰体验是一种极致的无形的快乐,奖励会一瞬间把那种快乐降低到物质层面的快感,一次旅游、一部游戏机……

科学研究表明,想让一个孩子放弃学习的最有效手段就是——

每次他取得进步的时候,就给予物质奖励。持续一段时间,然后不再给予奖励。

我的父母从不会因为我在学习上取得进步而给予奖励,可以这样说,他们从不使用任何的奖励或惩罚手段来控制我的行为。

我可以自主安排玩游戏和看电视的时间,无论我的成绩如何。

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可以吃任何我想吃的食物、买任何我想买的玩具,无论我的表现如何。

恰恰因为我知道父母会尽可能地满足我的各种需求,我对很多东西都没有强烈的欲望。

只要我想喝健力宝,我就能喝到健力宝,我反而很少有喝健力宝的欲望。

只要我想吃某个零食,我就能吃到这个零食,因此我并不那么爱吃零食。

只要我想玩游戏机,我就能玩游戏机,结果我一点儿都不沉迷于玩游戏。

……

我从初一就开始住校,自己的生活自己安排,每天的饮食除了一日三餐就是一个苹果加一瓶乐百氏,每天的活动除了上课、自习就是社会工作和体育锻炼,以及与小伙伴们谈天说地。

我不太能理解攒饭钱买零食的小伙伴,也不太能理解晚自习溜出去打游戏的小伙伴,这样做有必要吗?

现在我大概能理解了,对这些小伙伴来说,真的很有必要,因为他们在家里没有真正被满足。

被压抑的需求就像一个黑洞,不断吞噬我们的精力。

很多人甚至到了成年后还在和这个黑洞进行对抗。

3. 懂一点学习规律和教学艺术

很多父母和老师之所以焦虑,是因为自己不了解或不相信学习的规律,自己没有体验过按照规律来教与学的快乐。

我的父母是普通的工人,但他们有着许多教育从业者都不具备的智慧和耐心。

我在这里分享两个亲身经历,学游泳和学骑自行车。

每次我和别人说起“我学游泳没有淹过,学骑车没有摔过”,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我的父亲是游泳能手,过河的时候可以把衣服鞋子顶在头上不弄湿的那种能手。可是我很怕水,一直磨磨蹭蹭不想学游泳。

父亲对于“虎父鼠女”的状态一点也不着急,从来没有逼过我学游泳,由着我抱着游泳圈在儿童区玩水。

直到我读五年级的时候,不记得因为什么原因,终于自己主动提出想学游泳了。父亲很开心,把我带到游泳池亲自教授。

因为我很怕水,同时又很喜欢狗,父亲就直接教了我“狗刨式”。我本来做好了克服千难万险的思想准备,结果不到十分钟就学会了狗刨,又惊又喜。

会狗刨式的人大概能理解,狗刨式其实就是不断地扑腾让自己的脑袋保持在水面之上,动作并不优美,甚至有些可笑;前进的过程中很费力,速度也很慢。

但是我真的非常喜欢这种游泳姿势,或许是“爱狗及狗刨”吧,游起来特别欢快和自然。

过了一段时间,我不那么怕水了,父亲又教了我一招,一动不动地“躺”在水上。

其实,大部分体脂比适中的人都能“躺”在水上,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科学道理。所以,根本不用学,只要不怕水,放心躺下去,一试就成功。可是,这对于孩子来说,实在是了不起的炫酷技能。

父亲单方面的教学就到此为止了,他让我在需要进一步学习的时候再去找他。而我并不热衷于提高自己的游泳技能,就这样满足于“狗刨”和“水上躺”了。

直到上了大学,我发现学校有游泳课和学游泳的优良传统,才又选修了“自由泳”。一下子学会了蛙泳、自由泳和仰泳的动作,而且发现自由泳和仰泳不过就是升级版的狗刨,乐不可支。

最后还是因为没有进一步的需求和不喜欢呆在水里,止于学会动作,没有强化练习,蛙泳、自由泳和仰泳不能游长距离,只能游几步路。所以,严格意义上说,我只会狗刨。

或许有的读者会把这解读为“失败”,但我的感受是:我从一个怕水的孩子变得不怕水了,具备一定的水中自救能力,在大学里主动选修游泳课(不在意选修课成绩对学分绩的影响),对于我天性上有些抗拒的事情来说,能做到这个程度,就是成功。

再来说说学骑自行车,这是我的母亲教的。

很多人学自行车一开始就坐在上面骑,后面一个人帮忙把控平衡。母亲却不是这样教的。

母亲先让我练习溜车。她先找了一段微微有些坡度的路段(看起来就像平路一样),让我自己扶着自行车,双手把着车把,左脚踩踏板,右脚在后。

左脚踩一下踏板,自行车往前溜一小段,右脚顺势抬起。

一旦感觉重心不稳要摔了,右脚赶紧着地。

溜着溜着,就顺了,右脚赶紧着地的情况越来越少。

练了几天溜车之后,我能够溜到车轮不转的时候才放下右脚了。母亲就把我带到坡度更大的路段继续练习溜车。

这样一来,右脚腾空的时间大大增加。

一开始,我因为感到害怕,常常在坡的中部就主动停下来。

慢慢地,我适应了新的速度,可以一直溜到坡的底部,甚至随着惯性又往接下来的上坡路段前进一小段。

母亲知道,这个时候的我已经完全有能力把控自行车的平衡了,就鼓励我在右脚腾空的过程中坐到自行车车座上去,如果发现不对劲,就赶紧下来,还是右脚着地。

练习了几天,我不仅能坐到车座上去,而且还学会了上下车。

然后,和父亲一样,母亲就不管我了。而我没有骑车的需求,也没有买自己的自行车。

直到上了大学,校园太大,有骑车的需求了,我才有了第一辆自行车,也才进一步学习了坐在车座上启动和急停的技能,这个技能大概是一分钟内学会的。没过几天,单手握把的技能也无师自通了。

有的家长说,每天送孩子上学、陪孩子写作业就像打战一样斗智斗勇。

有的伙伴说,每天应付学习和工作好辛苦,就想有段时间好好玩一玩。

而我的感受是,无时无刻不在玩儿,而且玩得不亦乐乎。

学习本来就是特别好玩的啊,是谁把学习变成了没有乐趣的苦差事呢?

上课的时候,我特别专注,特别喜欢记笔记,老师取笑我“连废话都记”。

还真是这样,我常常会把各种东西都记下来,各种新鲜的知识自不用说,还有老师突然岔开话题、同学偷偷接了一句茬、自己想到一个画面……实在太好玩了。

我的右手中指有一个老茧,就是从小大量写字形成的,近十年用电脑打字多了才变小了一点。

没有人逼,没有任何奖励和惩罚,何苦写到手指变形呢?因为好玩呀!

这篇文章写到这里,不知不觉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下好的《行尸走肉》没看,晚饭也是边写边吃,为啥呀?还是因为好玩呀!

虽然我知道父母又要发微信提醒我好好吃饭了,嘻嘻!

相关文章

  • 谁说学习是一件苦差事

    ​从我记事起,我就特别热爱学习,不是因为学习成绩好能够给我带来什么,而是学习本身让我体会到难以用言语形容的快乐,这...

  • 【11】写作的初心

    莫言说,写作是一个苦差事。谁说不是呢,写作不但是一件苦差事,而且是一件孤独的事。 五一假期,当朋友圈里被各种满世界...

  • 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吗?

    从小我们就经常听到一句话:要好好学习,刻苦努力,后来也经常会在文章中见到类似这样的话:你现在不吃学习的苦,以后就会...

  • 晚安安

    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啊 人丑就要多读书 劝你还是继续坚持下去吧 洛施施。

  • 学习是苦差事

    最近为完成“带学”任务真心搞的我焦虑不安,夸张一点就是夜不能寐。共13节课累计时长不超过4小时,面对对象是中...

  • 随笔

    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尤其是进步不大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坚持,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比如学习英语,占用了很多时间...

  • 《如何学习》7-9章读后感-J6班2组+11 李跃会

    本周读了《如何学习》的第七章~九章,觉得学习不再是一件苦差事,掌握方法而是一件快乐的事。 第七章渗滤 适度中断 预...

  • 学习应该是永不停歇的

    学习应该是永不停歇的 文|暖阳君 学习是一件苦差事,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当我们把读书当成了生活的固有节奏时,生活就...

  • 学习是个苦差事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这件事不容搁浅,一个丫头新疆人,初中成绩很好,由于家庭原因高中读了职高,学的室内设计,原因...

  • 学习是件苦差事

    高考落下了帷幕,成绩已经出来,想必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然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可能真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谁说学习是一件苦差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qiq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