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继续翻译《超越感觉》这本书,开始第二章节。
第二章 什么是批判性思考?
心灵、大脑,还是两者都有?
大多数现代研究人员认为“心灵”和“大脑”是同义词,这就等同于说人类头骨里的大脑是唯一对思考做出反应的器官。如果这种观点成立,那么几千年来一直困扰最伟大思想家的问题——心灵和身体之间的关系,就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解决。
神经科学的发展为人们认识大脑的思考活动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见解。研究证实,大脑的左半球主要参与语言处理、分析及逻辑思考;右半球主要参与图像处理、直觉和创造性思考;位于大脑左右半球之间的胼胝体则整合了各种功能。
现有的研究只能表明大脑对于思考是必要的,但还不能证明仅有大脑就能够思考。事实上,很多哲学家都声称这一点无法证明,但他们也认为心灵和大脑是明显不同的。
大脑是物理实体,最终会走向衰败,而心灵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实体。即使在最先进的显微镜下观察脑细胞,你也看不到一个诸如美丽、政府、平等或爱的想法或概念,因为思想和概念都不是物质实体,也就没有物理维度。那这些非物质的东西存在哪里呢?在非物质的心灵中。
已故的美国哲学家威廉·巴雷特认为,从根本上讲,人类历史就是人类意识的冒险史,是心灵的历史。在他看来,近代史上最大的讽刺之一是科学,科学的存在完全依赖于心灵,但它却否认心灵的真实性。
关于心灵是否真实存在的争论并不是几个世纪以来人们激烈争论的唯一问题。约翰•洛克认为重要的问题是弄清楚心灵是否是被动的?就像的是一块等待被填满经验的白板。而莱布尼茨认为心灵是一种让我们采取主动并行使自由意志的载体。这本书同意后一种观点。
批判性思维的定义
先看一下思考和感觉的重大区别。“我感觉”和“我认为”在很多时候都可以互换使用,但这种做法会造成混淆。
感觉是一种反映情感、情绪或欲望的主观反应,它通常是自然发生的,不需要调动主观意识。当受到侮辱时,我们不必动脑就会生气;当受到威胁时,我们不必动脑就会恐惧;当看到一张饥饿的孩子的照片时,我们不必动脑就会去同情;感觉能自动产生。
感觉可以引导我们的注意力放到应该思考的事情上,它还能提供完成艰巨脑力任务所必需的热情和承诺。尽管如此,感觉还是不能替代思考,因为众所周知它并不十分可靠。
日常经验证明,有些感觉是有益的、可敬的、甚至高尚的,有些则不是。我们经常会做一些伤害自己的事情,例如吸烟、不涂防晒霜进行日光浴、抱怨我们的职业或导师、把房租花在买彩票上等等。
著名足球运动员齐达内的经历能很好的佐证“感觉”的不可靠性。
齐达内是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足球运动员之一,许多专家认为在他最后一个赛季(2006年),他将带领法国队走向足球界的巅峰——赢得令人垂涎的世界杯。
然而,在与意大利争夺冠军的比赛接近尾声时,齐达内在众目睽睽之下,故意用头撞了一名意大利球员(事后齐达内接受采访时说对方出言侮辱他的家人)。裁判举红牌将他罚下球场,法国队输最终掉了比赛,一次对感情的屈服给齐达内为之奉献一生的辉煌的职业生涯画上了无法磨灭的污点,着实让人遗憾。
左侧穿白衣的是齐达内与感觉相反,思考是一种有意识的心理过程,是为了解决问题、作出决定或获得领悟而采取的一种行动。感觉除了表达自己之外没有别的目的,而思考则致力于超越个体已有的认知或行为模式。
这并不是说思考是绝对正确的,事实上,这本书的很大一部分致力于揭示思考中的错误,并告诉你如何避免它们。尽管有种种缺点,但思考仍是人类所拥有的最可靠的行动指南。
总结一下感觉和思考的关系,感觉需要经过检验才可以被信任,而思考是检验它们最合理、最可靠的方法。
思维有三大类型:反思性、创造性和批判性,本书重点关注的是思考的批判性。批判性思考的本质是做出评估。因此,批判性思考可以被定义为一个检验我们主张和论点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来确定哪些有价值、哪些没有。
换句话说,批判性思考是一种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提出探索性的问题。不挑剔的人会接受自己的第一想法和他人的陈述,而挑剔的思考者则通过提出问题来思考事物的另一面。
(未完待续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