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真的是“你”吗?

你真的是“你”吗?

作者: 颍水书生 | 来源:发表于2019-03-07 23:47 被阅读0次

    前言:本文是《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第一章的学习笔记。批判性思考是一种能力,就像大多数能力一样,我们要想习得,需要掌握它的工具和规则。思考的工具不是看得见的物质,而是概念;而思考的规则适用于我们的头脑,而不是身体。我们脑子里面的清晰的概念越多,就能越精通于思考。因此,接下来的几周,会更新一章学习笔记,一个概念一个概念的打磨。

    这里的你,不仅仅是客观的“你”(一个灵长类高级动物本身),也指精神层面的“你”。

    那么你是谁?

    假如有人这样问你,最简单的方式是告诉对方的名字。

    如果说的详细一点,大概是身高、体重、年龄、家乡、读过的大学等等

    如果再深入一点的话,估计要说出你的世界观,价值观,情感和喜好,从未与人分享的秘密,你想取悦的人,对姐夫的厌恶,对你所喜欢的饮料、服装品牌、音乐。

    如果再有人问你,你如如何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也就是你的价值观从哪里来的?你可能会说,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但其实我们知道,一个人的价值观往往跟家庭的教育、学校的教育、成长的环境、身边的朋友、单位的领导、读过的书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世界对我们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我们大多数人的认识。

    一、时间和地点的影响

    一个人,总是会在生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的某个时间段的某一个地方。生活在不同的时代或文化背景下,会是你成为一个不同的人。

    假如说,你是一个生活在汉代的人,你绝对想象不到,除了用竹简和纸之外的介质来读书。脑子里面没有手机、kindle、ipad这些概念,即使让你幻想,也绝对不会幻想出来。

    假如说,你是一个生活在现代的年轻人,那么你大概也很难想象“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是怎样一种场景,更难接受“君权神授”、“男女授受不亲”、“三纲五常”...这些思想了。

    即使你有想要超越自己所处的时间和空间的意愿,但它们仍然会深深的影响到你。

    二、观念的影响

    你所面对的无数观念将以类似的方式(有时轻微地、有时深刻地)影响你的信念和行为。这甚至在你未有意识地把握这些观念之前就可能发生。

    对于观念对人的影响,我想大家应该都会有各自的体会。比如说,我们国家对于婚育观念,从刚建国时的孩子越多越好(人多力量大),到后来的计划生育,到现在很多人不愿意要孩子,甚至不愿意结婚,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我们和父辈之间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可能都会大相径庭,更不要说更长的时间跨度了。

    三、大众文化的影响

    电视、电影、杂志、新闻等大众文化对我们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拿电视来说,节目制作人运用频繁的场景切换和感官刺激(如汽车碰撞、暴力和性邂逅),以维持观众的兴趣不减,然后他们频繁的插播商业广告。

    在电视剧中,注意力转移或许包括镜头角度的改变平均每秒达数次;故事线索从一套性格特征向另一套性格特征转换等等,吸引着我们目不转睛的观看。这也是电视剧为什么这么吸引人的原因,但是回到生活、工作中,则没有那么多的刺激,因此也就容易感到索然无味。

    四、操纵的学问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沃森将行为主义原理应用于广告行业中,他很快发现对消费者最有效地吸引不在思维而在情感。他建议广告商告诉消费者:某些与惧怕联系在一起的事情,将会引起中等程度愤怒的事情,唤起爱慕或者爱恋反应的事情,或激起一种深度心理或习惯性需要的事情。

    因此,现在的广告不在夸夸其谈的说他们的产品如何如何好,而是制造一种场景而勾起你的情感,让你有购买的欲望。

    五、成为个体

    读到这里,你还认为你是“你”吗?你还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吗?既然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当中,就会被这个世界所影响,那么我们如何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呢?首先我们知道,独立思考能力不是我们生来具有的,而是后天获得的。因此也就有办法花上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习得这个能力。

    指导原则:

    1、对任何人、议题或情势的第一反应看作是尝试性的

    无论它多么吸引人,在你未考察它之前,都不要接受它

    2、判断你为什么会作出这种反应

    考虑你是不是借鉴自其他人—父母、朋友、名人、电视中虚构的角色

    3、考虑你有可能对这个人、议题、情势作出的其他可能的反应

    4、询问你自己是否还有其他比你的第一反应更恰当的反应

    发展思维(和写作)技巧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在日志上记下你的观察、疑问和想法;如果时间允许,再反思你记录下的东西-考虑所观察到的东西的意义和应用,回答所提出的问题,仔细阐述这些想法(在合适时质疑这些想法),记录下你的洞见。

    一个好方法是把你最初的观察、问题和想法记录在页的左侧,留下右面的空白供以后分析和评论用。

    (全文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真的是“你”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unk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