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学附近二手书店的人不学习然后去参加本科入学考试?
在学校的时候,闲着无聊就喜欢去二手书店淘书,很是羡慕书店里能拥有各种学科的书籍。这些书一般都是毕业生离校的时候或是抛弃、或是低价出售给书店的。
虽然是二手书店里的书,其实很多书籍还是很新,很少会在书籍上写笔记。那时候去二手书店逛是一个兴趣。除了淘自己专业的书籍外,也会看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的书籍,想知道其他专业的人学的是哪些东西。
逛书店的时间长了,就不会经意地想:书店的人为什么不自己看这些书呢?然后去参加学校的考试。
不少大学还是鼓励社会人士自学完成相应的内容,只要通过学校的自学考试然后就获取相应的自学证书。
而二手书店有这么多的书籍,ta们依靠售卖毕业生留下的书籍为生这么多年,如果这么多年也自己一边售卖书籍一边学习,那么应该学时能力估计会有很大提升。于是就这么想着想着,自己也毕业了。
知识不是书籍的累积
其实,关于二手书店的问题,自己犯了一个概念上的错误。知识不仅仅是阅读书籍量的累积。
例如,相同一个班级的人用的都是一套书籍,可为什么就会产生能力的区别呢?即阅读书籍内容不变的情况下,人却产生了不同的能力水平。
面对相同的书籍内容,阅读者的理解能力产生了认知差异,所以才会形成能力水平差异。
质量一词由质和量组合而成。
在保持量不变的情况下,阅读的质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能力差异。
没有量的累积,又很难知道质上的差异
如果一个一年阅读了一万本书籍,但书籍内容的质量不高,都是一些基础知识,这人能够理解;
另一个人一年阅读了十本书籍,但书籍内容都是精华,而且这人都能理解。
在保证了时间、理解能力相同的情况下,只是十本精华书籍和一万本简单基础书籍这个条件不同情况下,那么以后谁能力提高的多呢?
当然是十本精华书籍的能力有所提高。即使阅读十万本基础书籍,只是对一个简单问题的重复练习,提高的是熟练度(一万小时定律)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知道书籍内容的质量是高还是低呢?
当然希望做那个阅读十本精华书籍的人呀,谁愿意一年重复阅读一本基础书籍一万次呢?(比如做1+1=2这题一万次,除法被罚抄写一万次,不然重复简单问题很无聊的呀,一般人可没耐心干这事)
差异一定是对比产生的。想要知道内容的质量高低,那就对比相似内容的书籍呀。比如想学习《高等数学》,可以同时看两本不同出版社的书籍呀,这么一对比,哪本书好哪本书不行自己就有个大概的认知了。
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的解决措施,可以对比不同人的方案。在量上了一定的累积,对事物的质量认知能力也就慢慢上来了。
这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这个一定量的累积具体是要多少呢?
对问题的描述,既要有定性的思考,又要给出定量的分析。所以我挺讨厌那种对量概念上的模糊描述。
那么这个量定多少适合呢?
十?一百?一千?还是一万呢?即对比的量定多少合适?
个人习惯:三,五、七,十二。
因为量和时间又联系上了:量太少很难凸显出质量差异;量太多对比起来又花时间。
一般我习惯是五,然后在五的基础上加减一个二的范围,量的边界值设置为十二。
因为黄金分割数越为6.18,很靠近5和7,一年又分为12个月,这已经是长时间的习惯。
所以,简单对比大概用3组数据;
通常对比用5组数据;
习惯对比用7组数据;
稍微严格一点用12组数据。
回归课程表
所以在学习专业课的时候,除了本校的课程安排外,当时也常考了其他在这个专业较强的学校的课程。相当于一门课,其实自己是上了至少三遍的。
当然,除了自己的专业课,其他的一些通识课就没时间去这么干了。毕竟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全面发展,但专业课是自己以后工作的基础,也就会在专业课上多花时间了。
回想那个青春、迷茫又单纯的岁月,偶尔的突发奇想形成了现今的习惯,忍不住想夸一下那时的自己。现在的话,就心安理得做个咸鱼,想法也没那时候多了,就想着啃老本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