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果你是个盲人,在街上能“活”几分钟?

如果你是个盲人,在街上能“活”几分钟?

作者: 皇兄阿满 | 来源:发表于2020-05-27 12:31 被阅读0次

    01

    本人,作为一个有20+年“花式摔跤”经验的国民级无名选手,某天在盲道上栽跟头后,等绿灯的间隙,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盲人朋友怎么知道要在这里停下等绿灯呢?

    我也是真的无聊,低头观察起了盲道,试图找寻规律。

    盲道的砖有两种类型:直条状凸起砖、点状凸起砖。

    以广州为例,直行时的指引砖是4个长直条凸起的砖块,在某些城市,数量是5个。

    广州盲道

    转弯、前方有障碍物、或需要停止等待时,直条砖会转化成16个点状凸起的砖块。

    最简单的是直行后停止,直接是由4块砖形成一个“T”字型指示。

    若有障碍物(例如井盖),还得绕一大圈走。

    在公交站候车亭,砖块会形成一个矩形区域。

    所以盲人朋友察觉盲道变成“T”字型的时候就需要格外小心。

    即便我摸清了“盲道行走规则”,但在看清现实世界对盲人朋友的不友好后,我深知“假如我是个盲人,在街上活不过3分钟”!

    在我的住宅与菜市场这10分钟的路程,仅一个单车占道就能“扑街”不下5次。

    02

    中国每年新增盲人约45万,2020年盲人总数预计将达2000万,占全国人口的14.3‰左右,每1000人中就有14个盲人。盲人群体如此庞大,可我们在街上却鲜少见到。30%的视障者呆在家中基本不出门。不敢出门,是因为公共设施对他们不友善。

    中国盲道的数量世界第二,可上面却没有盲人。根本原因就是盲道数量领先,但质量堪忧,助盲设施缺失。

    盲道现存问题:

    1、单车、汽车占道

    2、盲道坑坑洼洼被阻断,无路可走

    3、盲道设计费力曲折,弯路多

    4、部分盲道没有颜色区分,没有突出线条

    除了占道这种人为破坏,国内的盲道设计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

    无论是1985年北京市开始无障碍设施建设时,还是1991年的盲道修建,都是仅依据几张国外图片资料就开始了“边研制,边设计,边试铺”

    运动式的大规模修建不仅让中国没有时间修正自己在前期的错误,甚至没有留下时间去完善本该更为详细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

    国际交通与安全科学协会(IATSS)2008年的一篇分析了17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就发现,中国很多盲道都有安装错误,比如没有在交叉的道路上安装帮助弱视者的警示砖块。这样的盲道不仅无法提供帮助,甚至可能带来危险。

    一个合格的盲道,不仅需要有凹凸块,还要有特定的颜色区分,能让弱视者辨认出来盲道在哪里,哪里有转弯,哪里有楼梯或者危险。

    配套的助盲设施还包括红绿灯提示音等,这样盲人一个人出行时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走。国内红绿灯提示音普及率并不高,但在美国、德国等国家,红绿灯变化时,都会有非常明显的提示音。

    “你们城市的红绿灯有没有提示音?我观察过,100个为行人服务的红绿灯里,恐怕连1个有提示音的都没有,这让有视力障碍的人怎么判断什么时候过马路?”——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梅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院长张晓

    不完善的设施给盲人朋友的出行带来了不便,但也不能阻挡他们探索世界。

    03

    央视新闻周刊做过一个《伴我独行》特辑,讲述地是盲童高雅与妈妈于玲之间的故事。妈妈于玲为了锻炼女儿高雅,放手让她一个人去上学,自己全程在一旁护送。

    妈妈的冷眼旁观看似残忍,实际上却是对女儿独立坚强最大的支持。

    高雅过马路的时候,因为个子小,盲杖也不显眼,经常遇到司机没有主动避让的情况,于玲就会默默站在一旁用身体挡住车流。高雅走错路,于玲看着女儿抹眼泪自己也不上前安慰。有一次,于玲看着高雅在一辆垃圾车旁边打转,反复尝试10分钟都没能成功,于玲也是找来路人帮忙,自己坚持不出面。她知道只要一出面,高雅便会知道一旁有妈妈护着,有了依靠更不会独立解决问题。

    女儿到家附近,于玲再假装偶遇跟女儿回家,帮助她总结经验,并鼓励她。

    高雅虽然被局限在黑暗中,但她的世界很精彩,她爱好广泛,会弹钢琴、吹陶笛、讲英语、诗朗诵。

    妈妈于玲说,自己总有一天会离开孩子,所以才“狠心”让高雅独立学走路。但她不知道高雅如此努力学走路,是担心以后妈妈老了,走不动了,她就可以陪妈妈一起走。

    高雅的老师李凤杰说,视力上的障碍会限制盲孩子的行动,如果再在心理上也不想走的话,他们的世界就会变得很小。

    盲童的上学之路,融入社会之路,仅仅依靠父母的“目送”,是不够的,他们还需要路人的包容。

    前段时间有一则导盲犬的新闻引起了广大关注,山西太原的交警莉姐扮成盲人体验生活,带导盲犬上公交车被拒绝,更甚者,还有乘客骂骂咧咧说他们耽误时间,被赶下车的导盲犬委屈地趴在地上流泪。导盲犬主人说:“几乎每天都被赶”。

    根据《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第十六条,视力残疾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无障碍服务。

    即使导盲犬受国家保护,但在日常生活中,导盲犬被拒绝乘坐交通工具、或被拒绝出入公共场所的新闻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不过导盲犬上新闻的次数跟导盲犬的数量,中间是不存在等号的。

    国内导盲犬“一犬难求”,南京地区有2万余名盲人,而全市仅有4只导盲犬在服役。培育一只导盲犬需要20万元,严苛的训练每年都会淘汰60-70%的导盲犬。培养的高成本和高淘汰率给国内导盲犬培训基地带来巨大压力,基地每年培训成功的导盲犬数量有限,所以提供给盲人朋友的导盲犬也屈指可数。

    导盲犬是视障人的第二双眼睛,对盲人朋友和导盲犬的宽容,不仅仅是喊一句#我愿意和导盲犬同行#的口号,是要将其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04

    作为普通人,我们能帮到什么?

    留意举手过马路的人/将拐杖举过头顶的人。当盲人将拐杖举过头顶时,表示他们需要帮助。导盲犬会根据车流、人流和声音来判断是否引导盲人通过马路。但狗狗的眼睛对红色不够敏感,无法判断红绿灯。所以盲人在过马路时会举手示意,以做到双重保障!

    遇见视力残疾人带着导盲犬,遵循“四不一问”原则。

    一问:请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征得同意后提供协助。

    不喂食:千万不可以喂导盲犬吃东西!避免导盲犬受食物影响分心而使主人有危险!

    不抚摸:请勿在未告知主人的情况下随意抚摸,行进中的导盲犬会因此分心。

    不呼唤:请勿故意发出任何声音吸引导盲犬的注意,避免导盲犬分心。

    不拒绝:导盲犬是视力残疾人的眼睛,请不要拒绝导盲犬陪同进入公共场所。

    开车遇到视障者主动避让。

    不在盲道上违规停车。

    看到损坏路面及时上报修复。

    除此之外,我们是否还可以在其他方面有更多改进?

    例如,把主动避让盲人等规定加入机动车考试中。

    在扫码点餐的餐桌上,设置一个独特的按钮,让盲人朋友可以直接呼叫服务员点餐。

    完善交通路口提示音设备。

    修路时,是否可以在盲道上放置一个特殊设备,当盲杖触碰到设备,会语音提示此路维修中。

    ……

    残障人群融入社会的过程中,社会担负着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都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体现。关爱残疾人群体,需要从这些小事的改善做起。

    社会文明水平的提高,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你是个盲人,在街上能“活”几分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qkw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