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妒

作者: Imp3 | 来源:发表于2017-05-06 18:56 被阅读0次

            这两天闲得蛋疼,是真的蛋疼,喜欢逮着一个东西就纠缠不清。endow这个词和gifted都有天赋和被赠予的意思,那它们有什么区别呢?好像确实没什么区别。刚刚从影院出来,《摔跤吧!爸爸》,很不情愿地,不得不讨论一下有关天赋的问题。

            这部印度片,原名《Dangal》,dangal意为摔跤,我想意图是单纯的想讲好关于“摔跤”这一项运动在印度历史上的波澜。但大陆在引进的时候,在片名里加了“爸爸”二字,这一下可好。本身导演为了增加戏剧性,已经在片中改编一些情节。这“爸爸”二字,就像一面旗帜一样,提前给观众透露,或者说是引诱,让观众的关注点放在爸爸培养女儿成为摔跤运动员,甚至最后在英联邦国际体育比赛中为印度赢下一枚金牌的过程。因为观众总会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地方,所以我作为一个观众来说,认为140分钟的影片可以砍掉最后30分钟。因为我总觉得,这个剧本的主角应该是女儿吉塔。影片是以侄子的口吻叙述的,他口中不断重复的是“我叔叔是个……”。这么看来,我的判断肯定是错误的。那么《摔跤吧!爸爸》这个译名还是很不错的,起码告诉了我们,主角是谁。

            我怎么这么无聊,废话连篇。

            尽管认清了这个事实,我还是不肯罢休。什么是女权?什么又是女权主义者?这些定义都是由谁来给出标准的?若隐若显地,导演在反复强调这个事实,她们是女摔跤运动员。好似女人生来就只能和锅碗瓢盆打交道,这或许是印度的女人当时所处社会地位的真实写照。可我,揣着阴暗的想法,导演用力过猛,反而给我一种,其实,印度的千千万万女性还是没得到解放的视觉感。所以我倒觉得,影片的讲述重点应该放在吉塔和她妹妹的摔跤天赋上。

            事实上,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有那些高于平均水平的能力。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或许是继承来自父母的能力。于是乎就会有那种,父母逼着孩子完成自己未完成的心愿,的桥段在不断上演。那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强迫性的意志转移呢?我什么也看待不了。我好像不具备那种,明辨是非,的能力。就拿吉塔进入体育大学来说,入场券是在全国摔跤比赛中获得冠军。那么对于这样每年都会举办一场的比赛,自然每年也都会有一个冠军。对于这种成功的例子,我们当然会说,吉塔的成功来自于父母的培养。反观另一部《三傻大闹宝莱坞》,被父母逼着上理工大学的路人甲跳楼自杀那一幕。在这种教育方式下,那么成功和失败的比例哪个比较多呢?当然是失败了。因为要达到大众认可的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的话,那不管哪种教育方式都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为现实社会不像电影所描述的那样,要么就是摘得桂冠,要么就是肝脑涂地。大家的表现更多的是中规中矩。

            天赋总是用来被辜负的,如果不是的话,那拥有天赋的人得背负多少压力。所以,我觉得吉塔是幸运的,幸运是因为她的天赋被父亲发现,从而避开了很长一段迷茫时期。因为她不需要去考虑,并且她也没有选择的权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天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qly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