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到一个消息,说某位同事的班主任不干了,是自己主动辞掉的。我一听,惊讶得半天嘴没合上,那份意外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因为她在我的心目中,可是一位很了不起的班主任:德育论文评选,她的都是一张张奖状拿在手;教育论文一篇篇,发表在我所不知道的各种刊物上;讲座时,看到她一张张课件上展示着的,是她对每一个孩子的用心培育。她是德育带头人,我觉得实至名归。
可为什么这样一个对教育充满热情的老师,会把她热爱的班主任工作给辞掉呢?
其实,细细想来,一切也是皆有因的。去年一年她从六年级回到三年级,带了一个新班,班级有个特殊的孩子,属于很让老师头疼的,三年级一年,她呕心沥血地想要改变这个孩子,可是事与愿违,孩子没有像预期一样改变,反而使得老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变得不和谐了,到了四年级,这种不和谐越来越厉害,以至于上学期都闹到两位校长那里,让两个校长周日一天都在口干舌燥地忙着调停。后来又听说,这个老师也到校长的办公室进行了申述。本以为,一切都会平息了,谁知,今天突然听说她辞了班主任。我惊讶过后则是深深的理解,每一个做个老师的都会理解。辞了也好,心就不用纠结,每天也不用那么生气了。对自己的身体,何尝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呢?
许多的时候,面对一些孩子和家长,你的教育,真的很有无力感。一位同事发了一张家长与她几个月来的对话截图,细看之后,才发现,孩子每一次不舒服请假的背后,是一位需要陪伴的妈妈:心里不舒服了,孩子请假在家陪她;今天状态不好,孩子在家陪她,;今天家里有点事耽误,孩子要迟点到;今天孩子身体还是不太舒服,请假一天......你说,面对这样的家长,你能说什么?就像前段时间,家长说孩子觉没睡够,要睡足了才来上课。就像一位家长公然说,早读课,我家孩子不上。面对这样有想法的家长,我们老师的话,显得太苍白,太无力了。
我想对我的那位同事说,别太纠结了,做好自己,不要去想改变任何人,否则,你得到的永远是失望、痛心和郁闷。何必把那股郁闷压在心里,变成疼痛折磨自己呢。
教育,总会有无力感。不能改变学生的时候,你就改变自己的心态:我与这个学生都只是彼此生命中的过客,彼此的缘分长则三年,短则一年,何必纠结不已呢。
懂得教育不是万能的,你就会淡然地面对每一个特殊的孩子。能教则教,不能教就顺其自然。对彼此都是一种解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