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花我一直情有独钟,是深入骨髓的喜欢,而花于我,也似格外垂怜,无论怎样的一棵花,在我手里总能生机盎然。因为一朵花喜欢一个人,因为一朵花接近一个人,因为一朵花彻悟人性,似乎也不奇怪。“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于我心有戚戚焉。
我小学时,有个同学家里有一棵栀子花,高过屋檐,每年夏天都开很多花,我喜欢栀子花的香味,所以也格外喜欢我这个同学,尽管她学习不好,可是因为她家里有这么香这么美的花不由我不喜欢她。记得她经常早上带一塑料袋花到学校,五分钱一枝卖给同学,唯独从来没有收过我的钱,因为我是为数不多的把她当朋友的人。想来我的喜欢里又掺杂着多少的不可告人的成分,她是不知道的,实在惭愧。
我家邻居是个退伍军人,他也是村里难得的有些学识的人,他家的院子很大,除了中间留有甬道,全部被他分割开来,分门别类地种上了各种花,俨然一个漂亮的花园。院子里一年到头都有花开,连三面墙上也爬满了蔷薇,每到春夏远远就能看到高高墙头上探出的的一簇簇红一簇簇黄,远远就能闻到淡淡的花香。
最喜他家的牡丹,因为难得一见,有人说一般人家是养不好牡丹的,而他家的牡丹开得特别好,所以,我更认定他是一个非凡的人,甚至连他家的四个姑娘一个赛一个的漂亮,我都觉得不足为怪。因为经常去他家要花,也许有同道中人的惺惺相惜,还因为和他女儿是同学,所以,并不生疏,我最初读的《红楼梦》、《西游记》就是从这位老先生家借的,所以,更觉感怀颇深。
一个人能在贫瘠的乡村,为自己、为家人、为乡邻辟得一处芳华之境,让生活即使在贫乏里也泛出喜色与美艳,一直是我最为叹服的地方。人生能遇一位既可为师长又可兼为朋友的智者,当是人生一大幸事,我一直不曾忘记这样一位曾经给予最初美学启蒙的人,这种教育不需要耳提面命,而是润物无声的。
记得读雪小禅的文章,她讲到自己偷花的经历,不由得笑出声来。这样的事我也是做过的,她是骑着自行车去的,而我是一个人在烈日炎炎的夏日晌午跑着去的,而且是在村外三、四里远的地方,私下里觉得中午看花人也会歇晌。
烈日炙烤之下,苗圃里的花也蔫蔫的,耷拉着脑袋,毫无生气,只有菖蒲一串串开得娇艳,采回家浸一两天也都蔫了,实在可惜。烈日下作贼似的胆战心惊,可能被抓的惴惴不安,还有皮肤暴晒汗湿后的灼痛,反复思量责问,忽然觉得无比沮丧,原来的跃跃欲试的喜悦荡然无存,只有被花刺扎伤的痛还在。
现在依然爱花,阳台上一年四季都有花开,寻常花草,只消解半世爱花之情。楼下的牡丹、芍药已然发芽,静待又一个花季的到来。
依然有个理想,希望有一所大房子,可以像村里老先生那样种一院子的花,除了牡丹、芍药、还要有一丛竹,一直喜欢竹子的挺拔与静雅。
海子说:“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希望:“我有一所房子,种花种草种春风,夏有蝉鸣冬有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