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军任翕张。那怎样才能胸藏万汇呢?自然需要我们在用知识的时候能有东西出来。我们记笔记,要知道人的大脑储存是比不过电脑的,但是大脑却可以自主思考,记笔记要避免做“文字的搬用工”,要充分利用记得这个过程锻炼我们的大脑思维,这也就说明记笔记最终记下多少内容是次要的,怎样记下这些笔记才是重要的,当然一些必要记录的内容用笨方法也得记,记笔记也要记中有“实内容”。试想一下:你简单的走马观花式记了许多有价值、刺激人心的内容,却没有经过大脑的思考,哪怕未有一点儿加工的照抄过来,那只能不断积累你手头有的各种类型的素材,但记录的知识、经验扔只是在你的笔记上客观地存在着,不过是从一个地方换到了另一个地方。千万别误以为自己亲自写了一遍便成为了自己脑子的东西,其实不然,要想发挥“它们”的作用还需要你后期不定时的反复观看、回忆,甚至那时已不再有记录时的想法,笔记的效用大大降低,而且还需要花费大时间来复看,与刚开始记录时就用心思考,精简记忆,留下深刻印象相比,显然从长远看后者更有利,虽然当时可能速度稍慢。
平时,记录的大量信息并不是一定都用,可能存在“垃圾”文字,关键在于记录的过程中是否给了自己点启发或锻炼处理事的思维等。其实记笔记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放空大脑,减少思想负担,不用刻意去记忆一些具体内容,我们需要记录的是看到这些内容自己想到了什么,与生活、旧有观念知识等快速建立起联系,以更好理解和领会。利用笔记提高记忆效率,不是通过笔记来训练大脑记住更多东西(不要与记忆积累相混淆),而是当我们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类似问题时,可以回忆起某一个词或某句话,然后精确在笔记中找到所需内容,此处与整理笔记的分类搭配实用效果可能会更好。无需精确记住所有,但忘记时要精确唤起,这种更有利于将精力放到新知和旧经验的融会贯通上,提高创新的可能性。像日常读书时,一定不要强制自己的去记忆所看内容,要学会理解和会意,重视思考和启发,为日后“临境唤起”埋下种子。具体要用什么记笔记方法才能达成该效果呢:
①少限制,多扩散。记笔记时,减少对大脑限制,放松身心,此时思维会挣脱束缚,更易产生创新性思考,专注于思考,记忆才有意义。
②少记录,多思考。冗长的文字反而会加重记忆负担,记笔记时要注重勤思考,记录内容越精简、准确,越利于大脑运行、记忆。
③少技巧,多随意。记笔记的技巧和方法有很多,但是否适合自己还有待确认,所以记笔记时要灵活使用技巧,毕竟技巧是辅助,多一些随意性笔记,寻找属于自己的个性笔记方法。
④少跟风,多感受。记笔记要明确是为了辅助学习积累、记忆,切忌跟风,模仿的同时要有自己的见解,别别人用得好自己也用,今天用这个,明天用另一个,迷失了自己。最根本的还是要多观察、多感受,增强对周围事物的认知,慢慢学会找到重点,抓住关键。
记笔记是为了让知识存乎于胸,转化为自己的财富,而非为了死记硬背或让脑子偷个懒啥的。记笔记是个综合的过程,需要身心多方面的参与,切忌不过脑子机械记录、生搬硬套。名家之所能写作一本本旷世经典,是因为勤于积累、善做笔记,更因为他们会用自己的视角看世界、感知周围,用自己的思维思考问题,在一点一滴的积累和思考中,在记之有物的日日记录中,不断增加生命的厚度,使人生更充实,芳名亘古流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