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北京游踪
励志堂:鲁迅祖父周福清与科场作弊案

励志堂:鲁迅祖父周福清与科场作弊案

作者: 2018栏杆拍遍 | 来源:发表于2019-06-12 08:44 被阅读1次

             上接:(原创)  千年科举 & "励志堂"  (1)

              本集重点介绍:科举考场的痼疾---舞弊

              前言

            自科举制度实施起,科场考试的舞弊也同时应运而生。这其中有个规律,凡是负责考试的官员参与其中者,几乎都酿成科举大案。对此,历代统治者都予以最严厉的处罚,正是这种严格的制度和处罚,才保证了科举考试的基本公平和公正,才使得科举制度延续了1300多年,在这一点上简单地指责统治者残暴,应该说失其公正。

           下图左表:明清科场大案

             案    名                                        时  间                                 后    果

    洪武丁丑会试弊案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会试重试、名次重定、涉案考官重罚

    万历庚戌科弊案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涉案考官罢官,考生韩敬取消名次

    顺治丁酉科北闱案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涉案十余位官员斩首、家属流放充军

    顺治丁酉科南闱案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主考官、同考官等二十余官员斩立决、家属流放

    康熙乙卯北闱案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李蟠治罪、姜宸英死于狱中,前科状元主考北闱被废止

    康熙乙卯科案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汪斌罢职,书办龚大业绞监候、查

    康熙辛卯科北闱案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为昌:绞监候。周氏父子从重处死

    康熙辛卯科南闱案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涉案主考官等官员从重处死,士子吴泌、程光奎等均处绞监候

    雍正四年查嗣庭文字狱案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查嗣庭下狱,后死于狱中被戮尸,兄弟被牵连

    雍正十一年俞鸿图买卖生员案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俞鸿图、讯实正法,被腰斩

    乾隆十五年朱荃贿买生员案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朱荃斩立决,行贿者多人全部被处死

    乾隆壬申会试弊案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涉案人员均被斩首

    乾隆二十三年童生乱场案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满洲童生海成立斩立决,其余人发配拉林开荒种地

    乾隆戊子顺天乡试弊案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陈七处绞,作弊者四人被戊乌鲁木齐

    乾隆广西癸卯乡试替考案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涉案官员一律处斩

    嘉庆戊午湖南乡试傅进贤案嘉庆三年(公元1798)涉案考生、官员一律处死

    咸丰北闱科考大案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涉案数十位官员处斩

    光绪癸巳恩科乡试弊案光绪十八年(公元1893年)丁惟褆被罢官,饶世腾自杀,段如璋降级,周福清投案判斩监侯

            右上图:铐枷示众的作弊者

      下图、责杖:清代晚期

                 清代责杖有两种:双手责杖和单手责杖,在贡院考场用单手责杖,是对较轻舞弊行为的处罚。

            下图、   最小的作弊挟带

      下图、清代    科考夹带

           这是参加考试之人亲自书写的夹带。清代名臣阮元主考时,对此类人往往网开一面,对买夹带之人则严惩

    下图、左下图:杖责刑罚(打屁股)

               中国古代科场舞弊处罚措施

            从隋代开创科举制到清代废除科举制,可以说,科举制度产生的同时科场舞弊也孕育而生,中国历代君王为惩治科场舞弊,无论从法律上、还是惩治措施上,都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明清两朝,统治者更是加大了对科场舞弊的打击,在清代一朝,就有十余名主考官被处死,百余名官员、士子罢官流放,取消科场功名。

            下表: 明清两代科场案处罚官员及考生

    主考官        十余人次被处斩立决,二十余人次降职、流放或发配。大学士柏葰为清代科场案中唯一被斩处的一品大员,而且也使他成为我国自实行科举制度以来,因考试作弊而被杀的职位最高的官员

    官员        百余人处死,罢职、发配戍边官员百余人

    考生       十余人处死,百余名考生取消功名并杖责

    其他人员       千余涉案家属流放

             右表:

             舞弊名称                        舞 弊 方 法

    夹带作弊小抄:高手抄写四书五经的小抄尺寸极小,不易发现。服饰:袍服上誊写,或置于鞋内,清代有携带在鞭子当中。物品:多通过毛笔(杆为空心)、砚台(内置空心),食品(馒头蒸制时将其藏匿其中)

    枪替         就是雇人代考,北宋尚不多见,至南宋时,一些人开始以数千缗钱代价雇佣枪手。到了明清,不仅士子代考,甚至官员也充当枪手。

    串通考官       士子考前贿买考官,与考官串通作弊。在应试时场内传递或约好在试卷内诗文某处用某字作为记号,使弥封、誊录的防范作用大打折扣

    买卖功名       地方学政依靠手中的职权出售秀才、贡生的资格,标价出售

    冒籍应试       北宋初年,允许非本籍人士参加考试,称寄试。至开宝五年(972年)规定:不得寄试。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京师开封府解额较多,便于入选,因此不少外地考生常年寄居开封参加解试,这就是所谓的冒籍。明清时期有些南方人在北京冒籍参加考试,类似今日之高考移民

    考题泄露       在明清多由本科考试主考官借职权之便,出售考题谋取钱财,使此科试题泄露

    下图、“科举考场的痼疾-舞弊”

               左上:包世臣题“敦堂叙”匾        包世臣痛谈挟带

            包世臣不仅是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并以《艺舟双楫》名世。其他方面如军事、水利、海防等也颇有识见。然而这样一个人,自嘉庆十三年考中举人之后,又十一次参加会试,皆未中进士。对此,包世臣在《圣寄书大司寇书》中写道:“世臣自领荐,预试十有一次,矮屋相比,莫不挟有细字小本,可信其无携带者,唯阳湖张翰风、韩小宛及亡弟世荣,并世臣四人而已,而此四人,皆在被屏(未录取)之列。其得手者可知也。”由此可见挟带风之盛,也反映出一些历史名人的可贵人品。

           明清夹带之“高科技”

            明清夹带之法,有一种颇有“高科技”味道:“用药汁将文字书于青布衣袴之上,壁泥渗之,入考场后,将壁泥拂去,则文字立现。”这药汁颇似现代的显影液,据说此法极不易被发觉。为功名用心良苦。(下面的二张图为:明代进考场的搜检微雕场面

            鲁迅的祖父周福清,生于1838年,是丁卯年(即1867年)中的举人。在同治十年(1871年)的辛未科会试中中了进士,并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

            鲁迅的父亲周伯宜是周福清的大儿子,读书至秀才。当时的清朝官场作弊成风,周福清疏通官场,让周伯宜去作弊,不料被告发,周伯宜在考场被拘留。周福清也因科举作弊罪,在杭州坐了八年监,直至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死于狱中。鲁迅那时才只有十二岁。 

            左下图:作弊刑罚(铐枷示众)                  右下图:三味书屋照片(鲁迅读书的地方)

                                                                                鲁迅祖父“为子通关节”案

    事件梗概         在光绪十九年(1893)癸巳恩科乡试时,鲁迅祖父周福清讬请同科进士浙江主考段如璋,为其子周用吉(鲁迅之父)及几位亲友弟子打通关节。从而取得举人身份,后事发,被弹劾

    处罚            周福清:被判斩监候(今死缓),后入狱八年。段如璋:降级,周用吉革去秀才功名,贬为庶民

    对鲁迅家庭的影响       案发后,鲁迅家变卖家产向官司府层层送礼,几经波折,周福清才由死刑变为“斩监候”。其父周用吉,今三十五岁就抑郁而亡,鲁迅家庭从此中落

    左下照片:鲁迅父亲周用吉(字伯宜)照片      中照片:鲁迅祖屋正堂(德寿堂)

                                                                          右下照片:光绪皇帝谕旨:周福清革职严审(光绪十九年九月)

    下图、    右上表:清代科考案件

                  时   间                                                         案    件                                                     概   况

         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     顺治丁酉科北闱(顺天乡试)案           正考官曹本荣,副考官宋之绳,同考官李振邺、张我朴等人贪财纳贿,在考场内互相翻阅试卷,照事先拟好的名单决定取舍。后案发,正考官曹本荣、宋之绳,斩立决。李振邺、张我朴等七官员抄没家产被处死,家属流放

         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    康熙己卯北闱(顺天乡试)案           是年正副主考官分别是前科状元李蟠、探花姜宸英。两主考对北闱事情缺乏认识,没有应付的能力。榜发后,立即有“小李大有甜头、老姜全无辣气”的谣言。被御史弹劾闱试不公,李、姜二人下狱,后李蟠治罪、姜宸英死狱中

         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   康熙乙酉(顺天乡试)案                    户部侍郎汪斌为北闱主考官,因落第试卷多,又有不加点者,被御史弹劾,后被罢职

         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       康熙辛卯科北闱(顺天乡试)案        顺天解元查为仁,经查实,系其父查为昌贿买书办龚大业得中。由九门提督托哈奇的仆人周三,请人为其子周启代考得中,因仆隶弟子不准科考,被查泄露,书办龚大业绞监候,查为昌绞监候。周氏父子从重处死

        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    乾隆戊子(顺天乡试)弊案               卷录人员陈七收受考生贿赂,传递作弊文字,被检举事发,陈七处绞,作弊者四人戊乌鲁木齐

        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         咸丰北闱(顺天乡试)科考大案           顺天乡试中有一个名叫平龄的满洲人。他中举后令人怀疑其中有弊。御史孟传金参奏,要求复试平龄,咸丰帝派大臣查办,结果发现试卷内错谬之处甚多;还发现另外五十多人的试卷也应复查,案审后,主考官柏葰处死,程庭桂发往军台效力赎罪,程炳采斩立决,朱凤标等数十位涉案官员革职、充军

          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    乾隆二十三年童生乱场案                 顺天学政庄存与主持满、蒙旗人“童试”,童生们大闹考场,谩骂考官,搅翻了考试。经乾隆帝亲自复试,查明庄存与照章办事,将带头童生按律治罪,满洲童生海成斩立决,其余人发配拉林开荒种地

           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        乾隆九年顺天乡试舞弊案                    顺天乡试头场考试,入场时搜出21名士子夹带,二场又21人夹带被查,二场点名不敢入场而散去者2800多人。“抛弃蝇头小卷堆积于墙阴路隅者更不计其数”。被查出夹带的42名士子,按律考场前枷号示众一月,革去功名,终生禁止参加科举考试

             中图:红字“进士”木匾

              明代科场大案珍贵见证        这方匾对见证明代科举极具价值。郭士道系洪武三十年进士,就是这一科发生了中国科举史上的第一场科举大案,历史上称“春夏榜”,也称“南北榜”

            洪武三十年(1397年),刘三吾和白信蹈为会试主考官,结果录取了宋琮等52人,皆为南方人,此结果引起了北方士子的不满。朱元璋对此高度重视,派人复查。因为当时北方士子水平确实低于南方,所以取士并无不公。但朱元璋为了笼络北方知识分子,稳定北方社会,借此杀了主考官白信蹈及张信等,并将85岁的刘三吾革职发配边疆充军,此事件开了科场案杀人之先河。

            左图表:近年高考舞弊案及处罚(因文字不清,未录)

             高科技作弊工具与反作弊

             图片自左至右:1、超微型无线耳机,2、作弊笔,3、无线接收器,4、钱包形、手机型接收器,5、考场检测,6、高考时使用的防作弊器

             作弊实物:对讲机和远程发射器

      下图、科场重案刑罚


               未完,请看下集:北京人与千年科考

    原题:(原创) 鲁迅祖父周福清与科场作弊案

    2011-02-10 09:51    发表

    2018.12.31     阅读(3220)| 评论(43)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励志堂:鲁迅祖父周福清与科场作弊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qow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