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散的足迹284

作者: 韩甸 | 来源:发表于2023-03-15 02:57 被阅读0次

        284、胭脂虫

    在网上看到一段视频,一位女工拿着个大长刀片,正在从一片仙人掌上往下刮白毛。

    旁边是排架子,架子上挂着一排排的仙人掌的叶片,刮好后的仙人掌还要挂回到架子上去。

    不知道这是在做什么?于是我点开评论区,评论不多。

    有人说:“这是胭脂虫,高级化妆品,价格老贵了。”

    还有人说:“胭脂红,每个女人都在用。”

    看来在我国,这还是个新兴产业,以前没见到过。

    胭脂虫是同翅目一类珍贵的经济资源昆虫,原产于墨西哥和中美洲,寄主为仙人掌类植物。

    胭脂虫体内含胭脂红,可以制备成胭脂红色素,广泛地用于食品、化妆品、药品等多种行业中。

    胭脂虫共有9种,其中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又名胭蚧,同蝉和粉虱一样属于同翅目昆虫,同样它也是一种寄生昆虫,多寄生在仙人掌上。

  在西班牙人到达新大陆之前,胭脂虫已被当地人种养,用于染料。

    西班牙人把这种颜料运回到西班牙,并迅速试制和应用成功,从而产生了一种行业。

    到了1600年,胭脂红已成为墨西哥一种重要的出口产品,产值上仅次于金银。

    出口的需求带动了胭脂虫的生产,整个17和18世纪,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

    仅在瓦哈卡地区,1758~1780年期间每年胭脂红的平均产量达到100万磅。

    西班牙人千方百计想保守胭脂虫饲养的秘密,从而保持在胭脂虫生产上的垄断地位。

    当局禁止活胭脂虫的出口,甚至企图掩盖胭脂红是昆虫的事实,甚至传播胭脂红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假信息,直到安东宁·列文虎克把胭脂虫置于在他的显微镜下,才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最后法国人也设法在他们的领地建立了胭脂虫养殖场,并于18世纪中期,成功地在阿尔及尔生产了胭脂虫。

    胭脂虫也被引入加那利群岛,短期内成为这种染料的主要出口地。

    1831年,整个加那利群岛的胭脂虫生产量只有4公斤,到了1850年,年产量已提高到40万公斤。

    现在,世界上胭脂虫的总产量不及1000吨,远低于需求量,价格看好,国际市场每公斤干虫可达10多美元。

  中国已于2000年引入胭脂虫。

  中国西南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干热河谷地带,如金沙江、元江、澜沧江、怒江等流域,不适于发展农业,但却适于仙人掌的生长,可以发展胭脂虫的饲养。

    如果在这些地方种植仙人掌并饲养胭脂虫,将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农民收入的增加产生积极的作用。

      胭脂虫,是介壳虫,寄生在多刺的仙人掌上,通常形成集群,背有白色蜡粉和丝线状覆盖物,明显易见。

当一个虫体不小心被挤碎后,鲜红的颜色可清楚显示出来。

目前世界上对天然胭脂虫红色素需求量激增,价格日高。(待续)

注:图片材料来自于网络。

相关文章

  • 蒲公英的足迹284

    这几天没写日记,眼睛又不舒服,开着两个灯带着花镜读书,为了养眼,我尽量不写和看文字,听书的感觉和读书是不一样...

  • 零散的足迹100

    100、文庙(中) 老伴给张姐打电话,想问问她到哪了?张姐没接。 我和老伴只好向南走,有个大...

  • 零散的足迹99

    99、文庙(上) 我们这城里没听说有过文庙,我来到这个地区较晚,74年才过来的,可能以前有...

  • 零散的足迹110

    110、野草(9) 25、牛膝菊 牛膝菊,是菊科,牛膝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80厘米...

  • 零散的足迹111

    111、王不留行 小时候,听妈妈提到过这种药,妇女做月子奶少,管下奶的。 那时虽然小,但一听...

  • 零散的足迹108

    108、水晶兰 网上看到,采山人在林间遇见一种白色的花,我以前没有看到过,不认识。 从花的...

  • 零散的足迹109

    109、野草(8) 本来这三种植物都写过,不应该再重述了,关键是大苦麻菜的学名我搜索了很长时间,一...

  • 零散的足迹112

    112、图配诗(41) 201、迷离 烟腾雾绕荷花塘, 扑朔迷离神秘藏, 诸多仙女争出世, 前拥后簇蕸翠忙...

  • 零散的足迹162

    162、佛手?(下) 不过太远,勒手,走不多远就攥不住了,老伴的手掌都勒红了,要破皮,我俩歇了两气...

  • 零散的足迹161

    161、佛手?(上) 昨天下午李姐的儿子来了,别人给李姐儿子送的蘑菇和苞米,李姐儿子家没人吃,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零散的足迹28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qpf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