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之中,人没跳窗逃走,却把字典扔出窗外。
命都不要了,还想着把字典扔掉!
这里面,有鬼!
那人扔的不是字典,而是字典里隐藏的秘密。
于是,原本可能不太引人注目的一本普通字典,却成了重点关注对象。
张司令翻来找去,找得头昏脑涨,仍是找不出任何蛛丝马迹,没见任何异常,秘密却被他无意间放在字典上的一杯热茶,掀开了。
字典因为受了热,扉页上出现了模糊的字迹……
然后,秘密就被发现了,故事也就一连串地出来了……
突然觉得,把字典扔出窗外这事看似简单,却也是人心的较量。
地下活动,需要智慧、胆量,也需要超强的心理承受和反应能力。
事发地点是学校,教师公寓。
事发前,为防止跳窗逃走,二楼的窗户外早被人围了起来。
这事应该很突然,屋里的人想来已经知道逃不掉了,革命工作者,原本就是将大义放在心上,而将生死看得很轻,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随时可以扔掉,所以压根没想逃,只一心一意把秘密藏起来。
这一心一意,想来并不是云淡风轻,而是焦急万分,如果心理素质欠佳,比如像我,一定便会如热锅上的蚂蚁,慌了神。
到底哪里最安全?
这事,其实应该需要预演的,那个时候,所能想象到的危急情况,都应该在心中,演过千八百遍的。
如果来得急,烧毁最安全。
如果来不急,学校的老师,有书有字典,多正常。
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
正大光明的将字典放在书架上立着,或许才是最安全的。
第一时间来追捕的,很大可能不是脑袋最聪明的。
被明晃晃摆那的,就算是有危险,概率应该也不高,但当事人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是很大的。
在他看来,那不是字典,那是闪着光芒的大秘密。
闪着光的秘密,怎么能大大咧咧放在人眼前?
但作为读者,真的感觉到了,比起慌慌张张,扔出窗外,摆在明处,更保险些。
那种情况下,眼见着被扔出窗外的字典,就算是傻子,都会起疑,咦,怎么回事?这东西要是平常之物,干嘛这么着急扔?命都保不住了,还有心思扔这玩意,有鬼!捡回去,上缴,万一上司琢磨出点啥!!
唉,事后诸葛亮,还真是比较好当。
危急中的人,能保持住冷静高效运转的,都不是常人。
我们的现在,不知是多少不把自己的命当回事的伟大的人用命换来的。
比起那些英勇的人们,突然觉得自己很矫情,有房可住不愁吃穿,看书码字随性而为,只是因为*疫**情*失了些自由,活动范围小了些,只是每日的生活更加琐碎了些,只是每日24小时都要与两娃朝夕相对……我这所有的“只是”,是他们曾经多么祈求却求而不得的!
明明是一部谍战小说,却硬生生地将我从现实的郁闷泥泞中,拉了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