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镜子》观感

《镜子》观感

作者: 冬儿依然 | 来源:发表于2017-05-06 22:03 被阅读0次

5月6日   星期六    晴

       超过十年的酝酿和准备工作,从拍摄到制作又前后历时两年之久,按照总导演、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天网》栏目制片人卢钊凯的话说,纪录片《镜子》的创作过程始终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我们真实展现这群人的生存状态,就是希望更多的人通过看片子,认识到这个问题可能就在我们身边,有更多的人了解它、思考它,或者做一点点事情,这就是我们创作这部片子的初衷。如果说这个片子讲的是家明的故事、张钊的故事,某种程度讲的也是我们自己的故事。整个创作过程当中也是我们完成自我蜕变的过程,从前期拍摄到后期制作,我们都在努力完成足够克制的表达。用内容去表达,这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过程。”而“痛苦”的根源在于,对于《镜子》而言,纪录片只是一种形式和一个载体,它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在于成为折射现实问题的那面“镜子”。惟有如此,才值得全情投入。

      事实上,对于当代中国在青少年教育领域内存在的问题和痼疾,一直都有与之相关的影视作品不断推出。具体到纪录片这一题材,也有《中国学校》《出路》《两百万分钟:一次跨国考察》《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教育》《两个季节》《教育能改变吗》、《争气》等影片先后面世,只不过其中更有名气的作品大多来自以BBC为代表的国外影视制作机构,国内同类题材即便是借助真实案例罗列出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却往往都把矛头指向了教育体制上的某些弊端,导致最终成为批判有余而灼见不足的表面文章。

       什么样的纪录片作品,才能为当代中国在青少年教育领域所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之道呢?《镜子》的制作团队并不觉得自己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倒是片中的一句话让人记忆犹新:“一个有问题的孩子,它的背后一定会有一个有问题的家庭教育。”这就是纪录片《镜子》借助90分钟的内容试图传达给每个人的核心观点。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强调的不是有问题的“家庭”,而是有问题的“家庭教育”。

      作为教育工作者,《镜子》给我们的思考除了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问题,还应该思考我们可以为学校的家庭教育做些什么。

《镜子》观感

相关文章

  • 《镜子》观感

    5月6日 星期六 晴 超过十年的酝酿和准备工作,从拍摄到制作又前后历时两年之久,按照总导演、央视社会与法...

  • 镜子,观感 5月6日

    中午吃饭的时候。戴着耳机子,把《镜子》三集全部看完了。看得我真心疼!为什么我们现在的独生子有这么多的孩子叛逆?孩子...

  • 随笔

    镜子代表着别人的眼光,人一照镜子,就是在用别人的眼光审视自己了,因此,其实他所关心的是别人对自己的观感。按照他的虚...

  • 不要在孩子面前不停抱怨

    有句话说的好“我们左右不了变化无常的天气,却可以适时的去调整我们的心态,心情”。因为人主观感觉就像一面镜子...

  • 我是旅游达人,今年退休整IO年,出境IO个国家,我的目标在走IO

    旅游观感

  • 心中有多少别人,决定你被多少人惦念

    这世界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我们都别人的观感,其实是在照镜子。 就像周敦颐说的,“予独爱莲”,...

  • 【转】电声学--主动降噪(ANC)的预备知识介绍

    电声学--主动降噪(ANC)的预备知识介绍 对响度的主观感觉 对音调的主观感觉 对音调的主观感觉 QQ截图2014...

  • 浮尘

    *原创* ——《芳华》观感 ...

  • 瑜伽老师讲心经20181107

    五蕴:色,受,想,行,识 凡夫:未出梦,未成佛的 般若: *只有主观感觉,主观感觉组成了我们世界的全部,除了主观感...

  • 镜子,镜子,镜子

    看到一个生活技巧小常识:“如果你是在酒吧或者前台工作,在身后放一面镜子。”这样当你和客户起争执的时候,对方便够从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镜子》观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qpy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