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阅读,随意翻看别人的文章最好;看到什么感兴趣的标题,都可以点进去认真看个仔细,意犹未尽或者心满意足后再出来。等到自己开始撰写的时候,不是提笔忘字,就是有口难言,写出一行都要删半行。
这是因为,阅读的时候没有人去检验你吸收进去了多少知识,可能是一过性的,纯属娱乐,也可能是记住了几个你原本就熟悉的词语和故事,再次加深了印象而已。
但是输出的过程,一行行的文字作为铁证般的存在,好就是好,写的差就算差,真的是白纸黑字,一点假都做不了。自己充当自己第一位读者都可能受不了自己笔下拙劣的文字,难免信心受损,下次再书写尝试的欲望更低了。
高尔基曾说过:读书就是和高尚的人在说话;今天带这本书阅读,明天换另外一本来看,每天的朋友都不相同,没有雷同的地方,方向领域都不同,这样我们每天在阅读中获得新鲜感和乐趣。越来越喜欢,越来越情不自禁,阅读也看上去越来越上瘾。
所以喜欢阅读是人之常情,不喜欢输出也是本能反应,我们需要承认人之常情的事实,在此基础之上,充分调动输出的积极性,善于利用阅读的广博和浩瀚为输出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下笔的时候能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所以重视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在阅读之后,大量输出才能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阅读的效果和威力。正如教学相长一样,两端都突飞猛进,高唱凯歌。
刚刚学会说话和看书的孩子也有自己喜欢的书籍,青少年初高中学生也有自己专门的适宜阅读版本,成年人可以涉猎的书籍范围之广更是不可言喻。
人人都可以沉浸在阅读的河流中,人人都能成为擅长输出的人。
从属于自己的第一本书开始读起,从属于自己的第1000字开始写起,每天坚持不懈,一年又一年,几十年的功夫下来,真的会功到自然成。
偶尔看到有些日更作者的文章,也和我的内容差不多,或者属于同一个主题,或者有相似的经历,更或许是短短的200-300字,都会让我回想起自己曾经书写的那些瞬间,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会想到这么?怎么会呈现出这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