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六度空间里的贵人

作者: 孟小懵 | 来源:发表于2017-01-09 17:37 被阅读90次
    六度空间理论

    世界上的理论有的大道至简,有的复杂到只存在于一小撮天才的脑子里。站在2017年的起点上,我用经典的“六度空间”理论学以致用,串联起我2016年一些“神奇”的际遇。

    什么是“六度空间”理论

    六度空间理论也称“六度分割理论”或“小世界理论”,来自于1967年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兰姆著名的“连锁信”实验,说的是你和任意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五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参见题图)。

    这种现象并不是说任何人与其他人之间的联系都必须通过六个层次才会产生联系,而是表达了这样一个重要的概念:任何两个素不相识的人,通过一定的方式,总能够产生必然联系或关系。

    虽然至今未被完全论证,但在互联网渗透到生活各领域的当下,这个理论的实用性非常高,我就在我的“六度空间”里遇到了好几位“贵人”。

    1.我的六度空间和贵人

    和时间做朋友的人——李笑来

    在2016年之前,我的生活圈可以用“闭环”来形容,虽然我并不是一个宅男,但日常交往的家人、同事、朋友几乎都是固定的。直到2016年初,灵光一闪地搜了下李笑来老师,发现他居然开了微信公众号“学习学习再学习”,立马关注。也就在这一刻,我的六度空间开始幻化。

    说起李笑来老师,是我最熟悉的陌生人之一。刚工作时偶然读到他的《把时间当做朋友》,犹如醍醐灌顶,自己读不过瘾,还买了好几本送朋友同事。虽然因为践行不足,当时没能给我自己带来太大改变,但对李笑来老师的钦佩却是实实在在。这一回重逢,他又成了我的领路人。当时正值他自己践行付费社群的运作,说要用全新方式来写一本《七年就是一辈子》的众创书籍。作为拥趸我毫不犹豫地支持,成了《七年就是一辈子》衍生出的社群——“新生大学”的首批会员。社群的付费门槛的确筛选出了一大批肯为知识付费的高质量伙伴,正如他所说,光是知道有这么一批志同道合、追求进步的战友,就是一种莫大的鼓励了。

    新生大学在2016年3月推出了APP,初版很简陋,简陋到有时候发文章也会遇到BUG,经过一次次更新升级,现在它终于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APP,我见证了这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李笑来老师创办的这所没有围墙的新生大学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门,门里不是花团锦簇的风景,而是一群群心性相近的伙伴,还记得当时打开APP看到这么多不断奋进的人每天交流、思考、输出,心中多么欣喜,终于不用再陷入身边周而复始的死循环,我热爱学习、追求进步的那种原始热忱又被唤醒。随后,我在这个平台上认识了我的第二位贵人。

    90后互联网连续创业者——大猫刘欣

    新生大学的APP有一个和微信朋友圈类似的功能叫学习圈,可以看到所有新生大学学友们的状态更新,每天看到大家打卡、晒学习成果,很受鼓舞。机缘巧合,某一天在学友圈看到了一条我现在连姓名都不记得的学友(往小了说她也是我的贵人)的更新:“今天听了跨维度成长社群里的讨论,感觉受益匪浅,收获很大。”我怀着好奇不假思索地就随手给这位同学留言:什么是跨维度成长社群?她给了一个名字——刘欣,后来我才知道他就是著名的90后互联网连续创业者,资深互联网流量玩家,也是李笑来老师口中赚钱最多的90后创业者。

    我搜到了刘欣的新生大学号,一个黄色大猫头像格外显眼,这只大猫给了我一串网址,这一串网址就是为我打开另一扇大门的通行密码,我以一个传统金融从业者的身份加入了跨纬度成长社群,门背后聚集着一群颇具商业头脑的年轻人,各行各业、包罗万象,互联网运营、域名交易、流量变现、各种商业模式……许多未曾听过的名词让我的猎奇心理得到极大满足,哪怕不从事互联网行业,这些人、这些见识对我来说也是宝贵的财富,仿佛灰遏的墙壁被捅破一个口,展现出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都说互联网这阵好风来了,猪都能上天,但我在群里看到的各路互联网大牛和行业精英们都是踏踏实实认真在创业践行,勤勉+智慧才是王道,没有谁随随便便就成功的。在许多活跃人士中,有一个姑娘贴了一篇公众号文章吸引了我的注意——《看不懂人心,有时候只能怪自己不够强大》,说的是她自己克服演讲恐惧的真实经历和心路历程,情感真挚、跌宕起伏,挣扎、不破不立、超越,看完这篇我很受鼓舞,主动关注了她的公众号——兔儿蓉姐的五年计划,随后也加入了这个自称蓉姐的年轻女孩创办的“学以致用研习社”。对,你猜的没错,她就是我的第三位贵人。

    每日迭代、飞速成长的跨界学习达人——蓉姐

    在认识蓉姐的那一阵,她刚刚开始全职创业。5年前,俄语专业毕业的她却跑去做了一个天使投资人,4年多时间里她面见了5000+创业者。这些创业者来自各行各业,要与他们沟通交流,必须学会商业、投资、互联网等各领域的核心知识,以及谈判、沟通、心理学等软技能。为此,她始终让自己处在超出个人舒适区以外的“成长区”里,凭借恐怖的学习能力在业内成名,成为了“在行”平台的投资领域专家和一名典型的跨界学习者。她一直戏称,每天待在成长区已经成为了一种“舒适”的状态。也正是这样的她,在2016年再次跨界,毅然决然地放下过去所有的成就和光环,创立了知识服务型社群“学以致用研习社”。正如研习社的宗旨,社内每天一张卡片,每天分享一则10-20分钟的干货,蓉姐用自己过往丰富的经历作为举例,帮助大家激活过去学过的知识,并畅想未来的实践应用,通过举一反三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让每个人自发思考、习惯输出、让输出变得有质量。

    当时社群独辟蹊径地设在了支付宝群里,大家每天激荡思维,来自各行各业的“童颜”们(一同研习,同研通童颜)各展所长,我听到了各种新奇、离奇、甚至神奇的讨论内容,也养成了每天在线学习的习惯。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通过研习社,原本闭塞的我找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径,感受着四面八方吹来的新风,这就是我原本一直在追求的持续进步的美好感觉吧。

    为了更好的体验,学以致用研习社在2016年底搬到了千聊这个平台上,为了让更多人得以看到这些新鲜有料的内容,研习社以不同话题为组别衍生出了各类课程,兵法六十四计、定价方法、性格色彩、演讲技巧……,让更多人能看到、听到我们的有趣、有料。

    来到了2017年,蓉姐和研习社的童颜们又“不安分”,即将开始新一轮的“折腾”,我也将和大家一起走出舒适区,能再次见证、参与到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对我来说除了兴奋还有感激,如若不是这样神奇的际遇,现在的我兴许又会在原本的生活轨道上一成不变,没有勇气跳一跳够到高墙、也见识不到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更看不到这一番别样的风景。

    说完了故事,也聊聊我的思考:

    1.六度空间的度不一定是人,更可以是一个平台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六度空间里的度已经不再局限于个人,更可以是一本书、一个社群、一个平台。

    我的六度空间

    可以看到,没有《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我不会知道李笑来;离开新生大学这个平台,我不会认识大猫刘欣;没有跨纬度成长社群,也不会有和蓉姐的这段缘分,更谈不上和学以致用研习社这么多童颜的交往互动。之所以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对我而言有这么神奇的经历,把平台当做这个时代的“度”,是我能有如此大幅度关系跳转的重要原因。这也是为什么如今付费社群开始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通过平台你能结实到一群志趣相投、肯为知识付费的进步的伙伴,而多元化的背景也能使平台本身作为链接节点的功能性放大,形成一个个特立独行的小社会。

    2.保持开放心态,把自己打造成一个链接节点

    在没有进入社群,通过互联网这个维度去考量六度空间之前,我的交际圈子非常小、看的很少,我以为世界就是我看到的样子。2016年的经历彻底颠覆了我的想法和生活,我看到了更多事、认识了更多人、学着用更多元化的方式去思考。我想这样的个人成长和延展方式才是当下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它能带你跳出脚下的禁锢,告诉你世界上有很多跟你同样的人,你并不孤独,也能让你看到世界上有更多优秀的人,你非常渺小,必须不停往前跑。未来,我们都会和更多人产生更多的链接,去向更多未知的地方,这样的生活才有趣,不是么?

    就像蓉姐分享的,未来看一个人能力强弱,就看一个人产生链接的方式有多少种以及产生的链接有多少个。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你链接了一个点,也就链接了这个点背后无数的点,反过来说,要想别人与你产生更多的链接,只有让自己也成为一个丰富的、值得链接的点。这需要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不简单回绝任何可能,敢于跨出自己的舒适区,和别人产生更多链接。同时,也像李笑来老师说的那样,在这个协作互助的时代里,每个人都要有一技之长,而且是非常长的一技之长,使自己成为一个能为别人带来价值的点。做到了这两方面,成为别人六度空间里的度,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感谢神奇的六度空间理论,感谢2016年结识的那么多贵人、那么多热忱、精进、积极上进的伙伴们,也感谢2016年的自己勇敢迈出了第一步,踏入这张由无数节点链接而成的世界之网。未来将是自由人与自由人的联合,希望我自己和看到这里的你都能够早日成为一个哔光闪闪的新时代自由人。

    未来正扑面而来,把你链接到你无法想象的远方。你,准备好了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六度空间里的贵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qsh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