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赵周老师写的《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是一本致用类的书籍,教你如何通过书中的一个片段,形成自己的知识,运用到工作,生活中去。我们人从出生开始,到工作之前20多年,都在读书,这么多年下,读书还需要知道方法吗?我认为需要,非常需要,作为学生的我们,读书学习是为了更多的应付考试,而工作之后,读书学习是为了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或者说提升我们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上面有本质的区别,应付考试目标明确,考试范围明确,我们已经形成了惯性的思维,而我们工作之后,我们就不知道读书为了什么了,诚然,现在工作的压力非常大, 很多人反映自己没有时间阅读,没有精力去做这件事,不管怎么样,还是需要找出为什么工作之后的我们就不喜欢读书了。
首先是学习与生存的矛盾,工作之后,我们更多倾向于挣钱,我想大部分人在工作8小时都是非常辛苦,非常投入的,而8小时之外,更倾向于放松自我,朋友聚会,看娱乐节目,追追韩剧,逛逛淘宝等等,这就是大部分人的生活,为什么没有读书活动呢,因为没有了学校读书的氛围,因为读书看起来比看电视要难得多,大部分人在做事的方式上喜欢先从自己熟悉的,容易的事情做起,所以在大部分人看来,感觉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读书。一个人总是在他需要的精力与可提供的精力之间寻求平衡。工作给了我们很大的压力,不断下发的任务,做不完的事情,而生活中,我们也面临着买房,养儿,实现财务自由的压力。如何实现我们的期望,无非几点,家庭背景好,人脉资源好,个人能力强。通常我们都是处在负债生活的状态,所以更多的人是想改变,但无从改变,当今的社会的职场中,更愿意通过家庭的关系,人脉关系走捷径,而不是通过自己能力来吃饭,这种错觉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主流思想。
其次,工作之后,大部分人读书的能力弱化,在学生时代的我们,只要把书中的知识背下来,考试就可以考好,而如今,工作之后,看书沿用学生时代的做法,一个月读一本书,每天一页一页翻看,结果书看完了,知识基本上忘了,导致很多人形成了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之下,大部分人都是想着一看就能知道答案,能够解决实际的问题,但发现好像不是这样, 看书看不懂,看不进,记不住成了问题。从现在大部分人喜欢看致用类书籍就可以看出大部分人看书的心态,比如职场类的,教你如何三分钟沟通,这些书基本上是普世原理加成功学的混合体,大部分人先是认同书里的观点,然后照着去做,发现根本做不到,或者无从下手,最后不了了之。其实,工作之余的我们读书要明白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阅读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理解和记忆知识都不能创造价值,唯有运用起来,改变行动才可能创造价值。
最后,大部分人感觉工作之余读书读不下去,我想,这本身与我们自己的定位有关,如果你有目标的去看书,才是会有一定效果的,因为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为什么要看书,为了看书而看书,当然看不下去了,其次是没有读书的氛围,一般在家里,电脑一开,上淘宝,电视一看,看跑男,手机一瞄,刷微信,因为都有太多的诱惑,所以更加拿不起书来。很多人读书的习惯是从头到尾,慢慢的看,感觉把书全部看一遍就是所谓的读书,其实,读书有很多的方法,像如此的读书应该是比较笨的人(大部分人都是这样)。一本书需不需要全部看完,这取决于我们需要什么,任何一本书都有很多我们可以学习到的知识,但是大部分我们都是不需要的,还有,读的多,不见得我们应用的就多,其实只要书中一个片段对我们有启发,能够对工作有一点点帮助就可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