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张图片太有意思了,记得小时候姥姥家里就有这种小车,裹着小脚的姥姥会把我和表姐妹放在车里,推着遛弯。)
八十年代,我在做什么?
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时期。
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
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
八十年代初,没有冰淇淋我们有冰棍;没有可乐我们有山海关;没有股票我们有粮票……很幸运我(橋樵的简号)生在了城市里,家里有电,但是那时候还没有电视机,晚上躺在被窝里的消遣就是看书。因为中日、中美刚刚建交不久,普通老百姓还没有机会看到太多舶来品,我能够看的就是小儿书《神鞭》、《草船借箭》、《三打白骨精》、《铁道游击队》……

上了小学以后,读书识字,父母带我(橋樵的简号)去新华书店买书,有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好多本,但是买完以后就放着不看了,那时候对这些没兴趣。我开始利用零花钱买《故事会》(Stories),曾用名《革命故事会》,是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主管,创刊于1963年7月为双月刊,1974年3月《故事会》改刊名为《革命故事会》,1979年1月《革命故事会》恢复原刊名《故事会》,2004年1月《故事会》改为半月刊。
《童话大王》1985年创刊,专门刊登郑渊洁一个人的作品。
1980年12月中央电视台引进第一部日本动画片《铁臂阿童木》(1952年阿童木在日本问世),日本动漫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有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童年经历,会影响人的一生。
心理学家朱迪斯·赫尔曼(Judith Herman)认为,受过童年创伤的人,通过三大适应性机制,帮助他们在长期虐待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解离防御机制,自我认同的分裂(导致与外部的关系断裂),精神状态的病理性调节(抑郁、双向情感障碍、创伤成瘾等)。
阿德勒则认为心理创伤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心理创伤不会影响我们……
个人觉得,童年的记忆比较深刻,有不好的记忆,当然也有好的记忆。小时候看日本漫画不懂什么绘画技巧、色彩、构图等等,只是单纯的觉得好看,人物漂亮,情节搞笑。还记得的有《聪明的一休》、《机器猫》、《灌篮高手》、《乱马》、《美少女战士》、《太空堡垒》、《天鹰战士》(新世纪福音战士)这部动画片至今还没有完结,还在拍电影版……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百姓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我(橋樵的简号)家买了电视机,这在八十年代是件了不得的大事情。
吃了晚饭后,父母把电话机摆在院子里,插上电源。周围的邻居们陆陆续续地拿着板凳集中到了我家门口,老老少少聚在一起观看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1987年出品,根据湘西剿匪真实历史事件改编,在湘西实地拍摄。)。至今还记得其中的角色,队长、石头、钻山豹(他抢来的老婆穿着当地民族服装,很漂亮),四丫头,还有榜爷在山野间追狼狗,这个老东西临死前还糟蹋了山民年幼的女儿,山民悲愤地复仇……

还有一部家喻户晓的电视剧《西游记》(86版),美猴王、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观音菩萨……很多情节都记得,但是因为年幼并没有机会接触原著,也就不知道《西游记》是改编自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同名文学古典名著。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简称四大名著,是指《水浒传》(施耐庵)、《三国演义》(罗贯中)、《西游记》(吴承恩)、《红楼梦》(曹雪芹)(按照成书顺序)。1949后,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这四部小说,其他的出版社跟着效仿,四大名著的称呼也随之流行开来。
其中有三本是元明的作品,《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当然明还有其他奇书,比如《金瓶梅》,约在明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由于有性的描写,清初被禁。《西游记》在明刚出现时曾被列为禁书,因为书中充满了崇佛抑道的思想,与当时的明皇帝所信奉的道教思想有冲突,这是百度百科的说法。为什么被禁民间也有其他说法,比如这部作品隐射了明嘉靖皇帝炼丹(利用少女的月经,残忍变态)修道,朝廷里尔虞我诈,视人命如草芥的老爷们,还有被人笑谈的,有后台的妖怪都没死,没后台的妖怪被打死……
网上有一篇文章《西游记中的神仙和妖怪为什么都喜欢吃人?》(这个就不展开了,下次再探索一下神话故事里神仙们打架和饮食。)

八十年代末,我(橋樵的简号)认识的字更多了,也有机会接触到了国外的文学作品,比如《希腊神话》(Greek mythology),希腊神话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大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是人类所创造的人、神、物的故事。
宙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王,统治宇宙万物的至高无上的主神,奥林匹斯的许多神祇和许多希腊英雄都是他和不同女子生下的子女。
情节几乎都忘记了,唯一的印象就是希腊众神们的关系好……乱……年幼的我根本搞不清谁是妈?谁是爸?谁又是谁的孩子?

我(橋樵的简号)终于可以看家里厚厚的藏书,《三国演义》(文字版)、《济公全传》(清代文人郭小亭所作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毛选》……

九十年代、二十世纪,我在做什么?
九十年代、二十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年龄的增长,我(橋樵的简号)接触的人和事越来越多,想法也越来越复杂……
日本动漫和电影电视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已经无法满足我的精神需求,网络时代来临,它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我的阅读方式。
我(橋樵的简号)开始在各大论坛里游荡,西陆论坛、天鹰文学、幻剑书盟、鲜网……
论坛变成了网站,起点中文网……后来又分为男频和女频,网络小说需要付费阅读了,收藏、送花、月票等。
网络作家发表的小说,与传统纸质版小说比起来风格更加自由,题材宽泛,发表方式简单,雅俗共赏。不需要向报社投稿,编辑主编审核,出版等等。
作者具备三点就可以:识字、敢写、有网。
比较有名的网络连载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儿》,作者是当年明月,本名石悦,广东顺德海关公务员,2006年3月在天涯社区首次发表。
还有被改编成电视剧的《诛仙》、《极品家丁》、《鬼吹灯》、《琅琊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花千骨》、《后宫·如懿传》……
以上网络主流作品以玄幻戏说为主,敬而远之,基本都没看过。《明朝》看了一部分便放弃了,作者对明朝的热爱(橋樵的简号)实在不敢苟同。
网络作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因为是网络原创,很多作者由于不同的原因,写着写着就不写了,断更了,让读者痛惜不已。

二十一世纪,我在想什么?
二十一世纪,电子书出现了……
电子书(E-BOOK)是数字化出版物,透过网络连结可以在手机上阅读,区别于纸张为载体的传统出版物,方便省事。
Kindle是由亚马逊Amazon设计和销售的电子阅读器,第一代Kindle于2007年11月19日发布。用户可以很方便地用kindle在线购买大量书籍,免费查维基百科,下载各种视频和影音资料(注:在美国)。
前几年入手了Kindle,阅读方式再次改变,不再局限于笨重的计算机或者屏幕窄小又费电的智能手机。
我(橋樵的简号)的阅读兴趣由网络小说转到了历史、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开始阅读《弗洛伊德文集》、《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通往奴役之路》《克莱因文集》、《人类性幻想》、《心理学与文学》、《血酬定律》、《亲密关系》、《导读拉康》、《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精神分析案例解析》、《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二十一世纪,我在想什么?
二十一世纪, 我开始思考人性……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