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历史文化、红色文化陈展大纲(部分)

历史文化、红色文化陈展大纲(部分)

作者: 天润麓林 | 来源:发表于2023-04-10 07:22 被阅读0次

    这段时间给某单位编撰了一份陈展大纲,兴犹味尽,冒昧摘录部分在此发发

      (前略)4、第二单元:历史迁陟和红军转战

    由于地势险恶,生活艰辛,历史上的大巴山地广人稀,但源远流长。迄今7000年前即有人迹,至3000——4000年前,巴氏部落族群立足,并建立巴国。之后朝代更迭,农业渐愈发达。宋代倡修渠堰,唐代鼓励“畬田”,放火烧坡,开垦土地。到明、清时期,由于灾荒、战乱频仍,百姓纷纷逃离,官府遂鼓励移民,奖励耕垦,由此湖、广、贵、豫客民大量涌入,带来各地生活习俗和文化元素,互相兼容,形成了地域特征明显的巴蜀文化。

    (配图)油画或素描:“距今7000年,巴山XX间即有人类在这里生息。”图;

    素描:古代巴人在山间射猎图;油画或素描:“外地移民‘扶老携幼,千百为群,到处络绎不绝。不由大路,不下客寓,夜在沿途之祠庙岩屋,或密林之中住宿。取石支锅,拾柴作饭。遇有乡贯,寄住写地开垦,伐木支椽,上履茅草,仅蔽风雨。借杂粮数石作种,数年有收,典当山地,方渐次筑土屋数板。(清.XX《XX府志》)’湖广填川陕”移民图。山民耕种图;

    油画或素描:“巴山民众‘山多田少,地瘠易涸。人性朴野,民勤耕读。’‘俗多纯朴,民重耕织,文学渐新,礼仪复古’(清.XX《XX续修郡志》)人民生活习俗图;照片:端公戏,龙灯、高跷社火图。

    (陈展文物)水、旱烟锅,鼎锅,吹火筒;“开山子”斧头,弯刀,“‘黄蟮尾’刀(二插子刀)”,犁、耙,风车、割漆工具,简槽,古书等。

    到近、当代,军阀混战,土匪横行,灾荒不断,百姓生活民不聊生,苦不堪言。1932年冬末,鄂豫皖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近一万五千人,历经艰辛,千里转战来到大巴山,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红色根据地,犹如一声惊雷,给闭塞、落后的山区人民带来革命的觉悟与新思潮,带来共产主义信仰和外界文化信息,根深蒂固的封建文化意识得以瓦解,落后的生产力得到提高,基层老百姓的思想观念得到解放,封建陋习得以摒弃,革命觉悟豁然提高,红色文化元素植根这块古老的土地,弘扬、传承至今。

    (配图)油画或素描:红军来到大巴山图。红军宣传队演出图。基层苏维埃政权成立图。红军张贴标语图;

    照片:苏区各种宣传刊物、报纸。素描或油画:打土豪、分田地,开仓放粮,平分土地图;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图。

    照片:基层苏维埃政府遗址图;油画或素描:儿童上学图。列宁学校学习图。妇女解放图。红军助耕帮农图。

    素描:红军与老百姓鱼水情深图;入党宣誓图。人民参加红军、支援前线图。

    照片:“分布于巴山各地的红军标语,成为川陕根据地一道靓丽的红色风景。”图。

    (陈展文物):红军使用过的刀枪、军需品,各种革命宣传品、刊物,红军战士用过的工作、生活用品等。(馆藏)

    5、第三单元:米仓古道的“红色交通线”

    (配图)“栈道千里,通于蜀汉”(司马迁《史记》),早在3500年前,大巴山便有了古道通达,著名的米仓古道主要线路即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境内。最初的古道,异常狭窄,有的地方只是人踩出来的脚窝,甚至还要缒藤攀岩。走的人多了,才渐渐成了一条路。穿山谷,下河涧,翻山越岭,栈道相连,是自古以来连接南、北蜀地、秦岭的交通大动脉,成为著名的秦巴古蜀道之一,也成为茶马古道的一部分。

    米仓古道北至陕西汉中,与秦岭古道相接。南至巴中、达州,直达南充、重庆。作为军事要道和经济通衢,是南北货运、军队调迁的必经之地。古代巴国派兵助周武王伐纣,秦国南下,三国时期魏、蜀相争,XX王XX逃难,唐皇入蜀,宋代抗金,明代张献忠率军入川等重大军事活动在千里古道上次第展开。悠久的历史给米仓古道增添无尽韵味。

    (配图)米仓古道线路图;油画或素描:古栈道图;古道行军图;来往客人行路图。

    素描:古道“腰店子”图;照片:古道上的“背二哥”图。古道骡马驮队图。

    素描或连环画:三国时期蜀将XX与魏将XX在米仓木门古道战斗图。农民军入川图;照片:栈道遗址;古道陈迹;古道关隘。

    到了近代,千里古道进入新的历史纪元。红军来到大巴山,米仓古道作为川陕苏区北缘的交通主干线,无论发生战争,还是护送干部,运输物资,抑或侦察、递送情报,古道都是敌我双方必争和坚守之地。著名的苏区“红色交通线”就设立在这里,它延续着米仓古道的千年沧桑,承继古道坚韧的意志,谱写着历史新的篇章。

    (配图)油画或素描:红军关隘拦敌图;红军古道运送物资图;“XX战役”参战红军北上米仓古道路线图;

    地图:“红色交通线”线路图;照片:“红色交通线”创建者地下共产党员XXX像(不同角色形像多张);

    素描:“红色交通线上的女交通员XXX”“古道上的红色交通站”图;照片:“当年红军走过的路”图。

    (参展文物)XXX遗物;“红色交通线”文物;红军时期文物。(馆藏)

    6、第四单元:巴山民歌与红色歌谣

    (配图)大巴山人民不畏艰险、发愤图强的性格磨炼出乐观而豁达的生活态度,孕育出历史悠久的民歌,代代相传。这里无论男女老少,开口能唱。田间地头,山林沟壑,一声山歌,忧愁尽忘。他们唱喜、唱悲,唱爱、唱恨,唱劳动的收获,唱生活的向往。“山歌子来太好听!山歌出于巴山人,根根长在心头上,世世代代唱不尽。”在历史的长河中,富有特色的山歌随着时代更迭,赋予新的内容。红军来了,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起红色政权,创建了红色苏区。老百姓又以山歌唱颂红军,唱颂共产党与红色江山。一时间,红色风暴掀起红色激情,革命歌谣鼓动革命热潮,形成强大的宣传力量,蕴积了珍贵的红色文化元素,存留至今天。

    (配图)油画或素描:“巴山山歌既有粗犷豪放、雄浑大气的阳刚,又有纤巧细腻、温婉动听的阴柔,如扑面而来的山风,使我们更真实、更直接地感受到劳动、生活的乐趣与悲壮。

    清早起来去放牛,一根田坎放出头。牛儿不吃露水草,唱个山歌解忧愁。——《放牛歌》

    薅草莫薅吊颈草,露水一扯又活了。薅草要薅米筛花,十人见了九人夸。——《薅草歌》

    背老二,背百八,背得裤子挽疙瘩。吃了上顿没下顿,没得老婆没得家。——《背二哥》”

    山民薅草放歌图;背二歌唱歌图。

    (配图)素描或油画:“巴山人民率直朴直,敢爱敢恨,他们不光以山歌唱出对劳动的热爱,还唱出情感的向往,对爱情的追求和真挚。

    一、我跟贤妹门对门,看到贤妹长成人。花花轿子抬起走,你说讴人不讴人?

    二、太阳落坡四山阴,四山凉水冷浸浸。劝郎莫喝阴凉水,喝了凉水冷了心。

    三、生要缠来死要缠,生死不离姐面前。死后也要变个针线篮,转来转去在姐面前。

    四、想姐想得没奈何,要姐眉毛兑酒喝。你要眉毛你来剪,你要心肝你来割,生死相恋我两个。”男女山民对歌图。

    (配图)摄影图片或素描:“唱生活艰辛、爱恨情仇,民俗、风情的描述与抒发,通过歌声吟唱出来,赋予了山歌更为广博、丰富的内容。

    一、天上下雨地下稀,莫嫌穷人穿破衣。十个指头有长短,山中树木有高低。

    二、太阳当顶又当空,劝郎行善莫行凶,霸王行至乌江口,人争闲气一场空。

    三、燕儿窝,板板梭。王大姐,摆馍馍。馍馍香,大人吃了好栽秧;馍馍甜,碎娃吃了望过年。

    四、尖尖山,二斗坪,苞谷红苕菜根羹;弯弯地,密密林,茅草棚棚篾笆门;要想空伸抖,吃饱饭,万不能!万不能!”著名本地歌手XXX唱巴山民歌图(XXX介绍)。

    (配图)油画或素描:“1932年末,中共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艰苦转战来到大巴山区,建立了红色苏维埃政权,贫苦人民翻身当家作了主人。他们衷心感谢党,感谢红军,巴山山歌就赋予新的内容,人民自发创作的红色歌谣唱遍川陕苏区。

    一、三月葛藤上了架,四月葛藤满山爬。红军到了川陕边,革命种子巴山撒。荞子开花杆杆红,红军本是穷工农。人穷不爱钱和官,只为穷人打江山。

    二、这次西征到四川,只有红四方面军。入川不到两个月,通南巴中都占领。款子免了田地分,穷人踊跃当红军。当兵为的是自己,不让敌人再翻身;生意人家快开门,公平公费交易平。不拿款子不交租,有吃有穿享太平。但有一句要紧话,武装起来作斗争。”民众高唱革命歌图。

    (配图)油画或素描:“红色山歌成为革命宣传的主要手段,无论宣传队还是老百姓,要任何场所、任何时间,有的精心创作,成为经典;有的即兴歌唱,唱出了人民心声。

    一、三二年,腊月天,XXX领兵进巴山。一仗打到XX府,受苦人民心喜欢,陕南红了半边天。

    二、红军一来,白军垮台,地主老财卷铺盖,土豪劣绅跳下崖,受苦的百姓把头抬。

    三、人说世上海洋深,最深没过红军恩。爹娘情深向儿女,穷人心心向红军。”民众唱山歌图;

    (配图)图片或素描:“红军离开川陕苏区,人民无比怀念,以山歌形式唱出对红军的想往与深情记忆,那些饱含苏区人民情意的文字和旋律留传至今天,成为我们缅怀红色历史的珍贵文物。“花帕子儿四角方,上绣一对好鸳鸯。帕儿送给红军哥,十年八年我等着。妹送哥哥下四川,消灭川军保家园。你当红军九十九,我等百年心不变。”山民(女)放歌图;

    (配图)照片、 素描:“山歌以最朴素的语言、最真挚的情怀唱出贫苦人民对红色政权和苏区的颂歌与赞扬:苏家坡,崖对崖,婆娘娃儿穿草鞋。上坡一声山歌子,下坡一背块子柴;苏家坡,崖对崖,婆娘娃儿笑开怀。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工农苏维埃;苏家坡,美名扬,红军坡上扎营房。赤色政权建立起,红旗迎风飘上梁;苏家坡,大白房,白墙上面写文章。上写土地革命法,下写打倒刮民党。”民歌演唱、照片图;

    (配图)照片、油画或素描:“山歌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十送红军》,这首广泛流传、曾被发表、收录于书刊、搬上荧屏作为影视插曲的红歌,至今广泛传唱。尽管这首红色山歌的产生地产生过争议,但也说明这首红色山歌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与力度。”一送红军下南山,秋风细雨缠绵绵。山里野鹿哀号叫,树树梧桐叶落完。红军呀——几时红军再回山。二送红军大道旁,红漆桌子两边放。桌上摆着送行酒,酒儿里边掺蜜糖。红军呀——恩情似海不能忘。三送红军上大道,锣儿无声鼓不敲。双双拉着长茧手,心像黄连脸在笑。红军呀——万般忧愁怎能消。四送红军过高山,山上苞谷金灿灿。苞谷种子红军种,苞谷棒子穷人掰。红军呀——撒下种子红了天。五送红军上了坡,鸿雁阵阵空中过。鸿雁能捎书和信,飞到天涯和海角。红军呀——捎信多把革命说。……”(歌词作背景)人民群众送红军图;照片:“XX解放后的五十年代初期,XX文艺工作者XXX先生,有感于川陕革命根据地流传的大量红色山歌,积极投身于红歌的搜集工作。他首先将《送郎当红军》《十送红军》歌词整理后寄给《XX日报》,发表后又整理10首红歌(含十送红军)被《XX日报》选豋;之后他利用一切时间四处采访,足迹遍及川陕苏区的大山深峁,几十年来先后搜集、整理500多首红色歌谣,在国家、解放军政治部、省级等报刊发表、选编,为红色歌曲的传播、存留作出了贡献。”XXX先生像;红色歌谣集成图;

    照片:“颇具特色的陕南民歌从历史传唱到今天,唱出了新时代的旋律,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方针中推陈出新,发扬广大。陕南民歌走出了陕南,走上了国家舞台和央视,与全国人民见面。”优秀民歌手XXX、XXX在央视放歌图。

    (参展文物):保存下来的苏区宣传品刊物;红歌集成书刊等。(馆藏)

    (后略)

    (注:以上陈展方案为外出巡展时陈展设计;如在纪念馆固定展厅陈展应作适当调整和布局)

    七、参考书籍(略)

    八、(平面布局及流量图略)

    九、(效果图略)

    十、(费用概算待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文化、红色文化陈展大纲(部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qvh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