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8247486/5652275260a738c6.jpg)
“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是首博的基本陈列,展陈内容是“北京历史文化”和“世界文明概览”。在第三部分“千年蓟城”里,展示了北京地区作为秦汉魏晋时期的北方军事重镇和交通枢纽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内容。其中有几件展品是从“丰台区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复制过来的,最让我感兴趣的是这件“青铜龙首木枕”。
人的一生,有超过1/3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在床上用品中,枕头是与人相伴更久的一件。
据现代医学研究,人体的脊柱,从正面看是一条直线,但侧面看具有四个生理曲度。枕头的存在,正好可以保护颈部的正常生理弯曲,不仅可以让人睡眠舒适,还能维持人们睡眠时正常的生理活动,促进身体健康。
最早记录枕的文字见于《诗经·陈风·泽吸》:“辗转伏枕”,可以推知,早在3000多年前,枕头就已出现,只是没说是什么材质的。
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中对枕是这样解释的:“枕,卧为所荐首者也。”“荐”者,草垫子也。许慎是东汉人,他这么写,说明他所观察到的枕头大多是应该都是用草制成的,我只能说他有点孤陋寡闻了。
“丰台区大葆台西汉墓”是1974—1975年发掘的,专家推测是西汉广阳顷王刘建的墓葬,刘建逝于约公元前45年,随葬的这件“青铜龙首木枕”,表明了木枕的存在。刘建死后或100年,许慎出生;150年后,《说文解字》写成。
如果说当时北京地处偏远的北方,许慎没有到过。那么现在与许慎家乡漯河市同为河南省的信阳市,还有比这件“青铜龙首木枕”更早的非草制枕头。
1957年,在河南信阳长台关发掘了一个战国时的楚墓,出土了一张保存完好的漆木床,床上有一件竹枕。这是我国考古发现中最早的枕具,证明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普遍使用枕头,而且材质绝不止草这一种。
先不说许慎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件“青铜龙首木枕”。中间的枕芯是一段四四方方的木料,两端为龙头,用水晶作眼睛,用青玉作牙、舌及双角。两个龙头做出伸舌蹲坐的姿势,造型格外生动。漂亮绝对漂亮,但总觉得它不适用。且不说木枕的硬度如何,因为我就睡过一段时间的黄柏木枕头,不算难受。主要是两端的龙首,哪有人晚上睡觉不翻身的,要翻身就难免有一个幅度,人头如果碰上龙首,轻则痛醒,重则头破血流。如果总是提心吊胆的,还能睡好觉吗?这件龙首枕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随葬品,象征着墓主人尊贵的身份。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枕头的革命”已深入人心,市场上到底有多少种枕头,可能真得是超乎我们的想象。我不知道大家都用过什么样的枕头,我除了使用过黄柏木外,还用过荞麦皮、决明子、乳胶等不少种。从个人体验来看,没有哪种是绝对好的,舒服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
借这篇文章,真心地祝愿大家都有一个适合自己的枕头,每天都能舒舒服服地睡个好觉,健康生活每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