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坚 复旦附中
一个孩子呈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常常反应了他成长的家庭教育环境。
十几岁的孩子,眼神,表情,动作都应该有一种好奇和生命力,但那些完全被老师,家长推着走的孩子,小学初中几年读下来,往往眼神,表情中已经没有了和他的年龄相匹配的动感和活力。这样的孩子,虽然学习成绩可能很好,但这种教育方式会制约他未来的发展。
一、孩子的眼神为什么黯淡了
现在教育中的一个很普遍的问题是,父母过分纠结于孩子很高的期望值。这种高期望值和孩子的实际之间的落差,造成了很多问题。
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这种落差带来的常见问题是家庭矛盾。(母亲更容易把所有的感情都倾注到孩子的成长上面,更加在乎孩子是否成功,以至于不留下任何一点空间把孩子“保护”得密不透风。)
另一个结果就是孩子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被剥夺。
高期望值本身没错,但是有些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值非常专注,今天的投入一定要明天就看到产出。一旦孩子表现没达到,就忍不住用语言,行为等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或者不断加码,直到限制了孩子的健康活力,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破坏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孩子因为年龄小,对父母给予的压力只能无奈接受,但精神状态却在发生变化,结果可能也就南辕北辙。
二、为什么我们这么紧张孩子的成绩
这是目前的评价体系造成的,毕竟我们的评价还是以考试为主,存在一定的单一性,片面性。
这种焦虑心态也是受整个社会的影响。就像农民在种植作物时会拼命追加化肥,营养液一样,我们现在教育的思维模式也是如此。父母对孩子未来参与社会竞争有焦虑感,生怕孩子长的不够强大,于是,“激素”拼命打,“营养品”拼命吃,结果就是孩子长“僵”了,真的长不大了。
事实上,只要一个孩子健康,有足够的营养保障,足够的“阳光雨露”,足够的成长空间,适量的运动等,我们就不用担心孩子长不大。现在这种过度的介入反而会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
心理障碍问题也是教育出了问题。
家长会拿孩子和其他孩子进行比较,使得孩子在比较中不断感到挫败,孩子遇到问题时,家长第一时间会去指责孩子……这些问题都是期望过高。
三、家长要提高站位,重新思考“意义”
首先,家长要学习怎么做家长。
作为家长,有义务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状态下应该有的环境,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把自己的爱用正确的,明白的方式传递给孩子。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往往忘记了如何表达这种爱。孩子小时候我们常常会抱抱孩子,亲亲孩子,随着孩子长大,我们不知不觉和孩子疏远了。作为东方人,我们比较含蓄,加上社会节奏快,关注点也从孩子身上游离出去了,让爱的表达也就缺失了。其实,不管孩子多大,父母都要常常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爱,让孩子能够感受到。
其次,父母视野要开阔一些,眼光要放长远一些,不要只盯着孩子的学业成绩。父母的站位不同,对“有意义”的理解就会不同。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究竟什么是本质性,原则性的问题?什么因素是会影响孩子终身发展的?我认为,一个是良好习惯,一个是好奇心和兴趣。如果能够引导孩子培养这两点,孩子以后一定是健康的,成功的,发展良好的。
在具体方法上,我觉得,只要有可能的话,老师,父母都应该努力激发孩子的潜在的能力。(暑假可以引导孩子读一本好书,做读书笔记;在安全合法前提下尝试一件自己想做但是从来没做过的事情;利用暑假学习一样不会的技能。提供这样的鼓励和指导,比做多少张卷子更重要。因为这些不一定会对眼前考试有帮助,但是却对孩子将来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家长要引导孩子做真正有价值的事情。
随着社会进入一个新常态,大家都会越来越理解和接受这些观点。现在已经有很多家长看法在发生变化。(现在有一些家长只为艺术熏陶和兴趣爱好,不为升学加分让孩子学习艺术。)
四、无效的家庭教育和有效的家庭教育
无效的家庭教育有三种:一是说教式的讲道理,二是训斥,三是刻意感动。父母应该找到合适的方式,而非机械,单一的,违背孩子发展认知的方式来进行教育。
什么是有效的家庭教育?
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没有做父母之前,很多缺点都比较容易被掩盖,但一旦做了父母,就要有意识得真诚地,主动地做好示范。因为孩子身上所有的优点,缺点都可以在家长身上找到源头。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其次就是相互理解,首先父母要理解孩子。这种理解需要前期的关注,时刻的陪同,在陪同,关注的过程中,对孩子的思想,行为要先努力去理解,然后再做到判断,最后再做应对措施。没有理解的话,后面的判断和应对不仅无效,而且可能适得其反。
有些成年人往往喜欢以自己的主观意志来判断孩子的行为,这对孩子关系危害很大。孩子的一些行为,哪怕在家长看来不对甚至不能接受,也要先试着去理解一下。
理解不是纵容,我们有时候对孩子除了学习成绩,其他东西都不重要,都可以容忍。这种危害小时候不明显,长大会越明显的表现出来。
最后,家长千万不要和孩子进行“猫捉老鼠”的权利争夺战。因为在这个博弈中,无论父母和孩子如何相互讨价还价,最后父母总是输掉的一方。
教育是个难题。家长和老师都是教育工作者,需要对教育有更长远的目光和更深入的思考,需要对孩子有更多的陪伴,理解和支持,共同陪伴和引导孩子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