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日社保归税征收,个人所得税改革在即,无论是对人力资源、财务从业者都是一种挑战,需要思考,了解整体而不再是局部。无论你是在国企、混合制企业、民企、个体经营者,需要了解.这个政策的变化会带来用工形式、付酬方式有什么变化。
一个政策的出台,会带来企业的变革,做为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对政策敏感,迅速捕捉应该掌握何种知识,对内部管理如何进行培训,全面配合。
出台一个政策,为了了解政策先后听了精算师"方晓"、劳动法律专家"白永亮"、律师"冼武杰"、高级税务师注册会计师"康健",(按照学习时间顺序,3个现场听讲,一个线上听)针对国地税合并下社保、个税风险管控及税务专题培训。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读,最重要的是如何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进行落地。
国企需要在用工形式上更灵活一些,对于没有技术含量、简单的岗位进行解体外包,对于重要的核心岗位如何激励,重在总体收入增长,而不是简单的薪金增长。可用到福利、出差补助、误餐补助、稿酬、股权激励,重在用政策红利合理避税让其实际收入增加。
混合制企业、民企,更多需要关注社保和税如何合规。原来存在的国税系统上企业所得税上的人员是500人,地税上的个人所得税申报50人,社保局缴纳社保5人。人员数据的差距在国地税合并,社保归税征收,金税三期系统比对直接预警带来现场稽查,原来企业觉得人脉关系广可以解决的问题,上了系统后,数据直接说话,在这2018年的最后100天需要完善梳理人员的管理和归属,可以借助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也可以自成体系提供平台让员工注册公司,让原来的劳动关系变成经济的交易关系,将拥有变成合作,这样经济个体变成灵活就业者,各走其对应关系,既有利于合作成长,又利于协作进步。
在这个政策、关系变化的过程中,一定要理解两个概念,工资总额,非工资总额,充分利用非工资总额的条件。学透两个政策,一个是"社会保险法"、一个是"个人所得税法"。提升一个高度,把握一个整体,即工资、非工资、福利、社保、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教育培训经费、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差旅费、利润等之间的平衡关系。
企业有了利润才会促进就业机会,员工在有利润的企业才会有收入的提高,满足物质精神文化生活。
无论你是一个自由职业者、经营体的管理者、企业的HR、财务工作者,都需要关注此次的变革带来你总体收入的变化。
获得知识需要入口,更重要的是与自己所处的环境实际落地应用此次政策的红利。
从下图可以看到,税局将垂直管理,不在归地方直属。
![](https://img.haomeiwen.com/i9163435/8994f98d1a3fcb3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