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你自己
上一篇没有直说我想要什么,而是从侧面烘托说-我不想要什么,但也不是很全面,年轻的我的确没有积淀什么深度的事情,只能按照心中目前的想法勾勒并且打造自己成为那副模样,也希望同龄的你我能够有所收获,过来人能给一些忠告也到还不错。
时代终究是属于年轻人的,可是,属于怎样的年轻人呢?也想被人称赞一番,不错不错,年轻有为。这种表扬不是处于高位对地位的一种称赞,也不是低位对高位的夸耀,而是你,由衷的,从心底的,你,真的很不错。我,是个蛮自卑的人,以前也会有羡慕别人的时刻呀,哇,小时候的他居然能吃肯德基,过生日还有奶油蛋糕可以吃,上初中后,你家孩子怎么连26个字母都不会,怎么这么差的学习成绩,农村的孩子就是这样子吗?哇,好羡慕他呀,学习底子那么好,为什么什么都会呀,你怎么就知道玩啊!高中时,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都可以用上最新款的苹果啊,我也想买MP3,我也想穿限量版的Nike,为什么别人家都有自己的房子,而我们却只能借住在亲戚家,唉……,大学后,他怎么这么快买了房子啊,为什么他的鞋子可以堆满成山啊,为什么他有全系列的苹果啊,为什么他这么优秀啊,居然保研了哈工大,那是我梦寐以求的学校啊,算了,算了。工作后,刚开始会接触到清华博士、哈工大硕士、北邮、浙电科、浙大、国外留学Title的同事们,为什么觉得其实也还好,也没有那么高不可攀嘛,踮踮脚、稍微跳跳还是可以触碰及的,但是为什么没有我接触在底层摸爬滚打的专科-7年机械设计师-出身的厉害呢?当然也是少数了,极少数了,原来原来,思维认知才决定了你的层次,我也不再羡慕了,因为那些是我所企及的,洒洒水了,不过小场面。哈哈,有些猖狂了。
于是我开始思考,你想成为怎么样的一个人,道理这些谁又不懂呢?但恰恰是每个人觉得自己懂得那些所谓的道理,是他所谓的他懂得,就会抗拒接触其他人对于此类想法的别致看法,以达到自己思维的跃迁,几年前,我去了我舅舅那边,记不清因为什么事情吵了起来,我嘛,年少猖狂吧,舅舅,你年轻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甚至还那啥一点呢!他沉默了些许,道:是的,为什么你在意别人怎么怎么样呢?如果你早点明白呢?如果在你这样的年纪明白你35岁后的该懂得的道理,你的人生会怎么样呢?我也沉默了,颠覆我心中所谓的秩序,那些所谓的一切认知全都稀碎,在这样的底层逻辑架构上,能有啥格局?还妄想着万物都有你的水印吗?这里,也并不是把自己戴上高脚帽去批判自己,太无趣了,只是怎样特质的底层架构才能像黑洞一般,吸纳万物。
包容,其一就是包容,包容不是全盘接收,从那个人身上取得所有的想法和理解,没必要成为他,而是以一种平等的姿态,这个很重要,一定是同等的姿态站在他的角度,理解这个事情的思维模式,之前看到过一篇文章说什么是善良,并且举了一个例子,当你开车停在路边,看见了一个流浪汉,恰巧你身上有一些面包,你慷慨了给了他,这的确是个善良的行为,刚想走,欸,没想到,这个流浪汉突然抱住你的大腿,并且大喊,救命啊,他撞了我,想跑,你得赔钱,于是你破口大骂,这还算是善良吗?如果你真的是很善良的人,一定会明白,他可能的确生活遇到了困难,的的确确需要帮助,可你并没有,只觉得他忘恩负义罢了。这里也并不是讨论善良不善良的问题,只是一种思考角度的转换,你有极强的包容心态,对于思维方式上,能设身处地的站在其他人思考的点上。包容当然还有,超强的学习姿态,你习惯于在你熟悉的领域里深耕,所谓的舒适圈,你很爽,并且异常得心应手,可这没什么了不起,有本事打碎你自己,再重建,方法论不就是这样形成的吗?你适应某些题目创造出所谓的解题范式,当出现新的题目不适用时,便将范式改变,并改变新的包容性范式,破与立,不破不立,破了在立,如此,往复循环。所以,在我现有认知里,科学与哲学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工程师不要拘泥于自身所擅长的那些事,技术终究在进步,底层逻辑却不会改变,也许跨学科给你带来别样的思维拓展呢?读史使人明智。
其二我觉得便是积极,什么是积极,我很喜欢篮球,很喜欢篮球那股子团队竞技,奋力拼搏,但同时我也很讨厌在场上随意散漫、却只在自己拿到球时孤军奋战,打球嘛,随便打打啦,何必呢,这么较真。大学里做一些小组作业时,唉,何必呢,只是一个作业嘛,随便弄弄就好了,我也真的很想随便弄弄呀,可是,真的很提不起劲啊,这难道就是自我荒废成级之路嘛?何必呢?至于嘛,哈哈,积极这件事可能步入社会后,便是孤独的积极着,我也不想折腾啊,可真的很没意思欸,年纪轻轻已经便已经葛优躺,大腹便便,眼睛里失掉了那求胜的光芒,怪不得,时间全留给了那些你羡慕别人的时间上。积极的探索那些你未知的那些事情,积极的做你讨厌的事情。
谈及完两个特性,就开始到我自身了,我怎么去做呢?
包容,不必那么局限,多学科的融合能力,现在在进行的几个领域拓展是,工程学、微积分、心理学、艺术史、语言、营销、运动医学等。在他有用之前我并不知道他有什么用,我所知道的是一种“函数思维”,这里补充说明一下,什么是函数?简单的理解,就是一种规则,将输入值x,进行相应的f变换-f是某种定义好的规则,然后变成输出值y,比如f(x)=x^2,当x=2时,就是将x=2,进行相应的平方输出y=4,以上便是。函数思维指的是不论是哪种知识的获取渠道,这些信息就是所谓的输入,然后这个函数便是你阅读的一个认知层级,消化完,并且转化为输出,而这个输出,最显易的办法是让不了解这个领域的人能秒懂,如果不行,则需要有一个反馈回路,于是,你的知识闭环便已经产生了,信息消化为你内在的知识,知识提炼掉其中的底层逻辑,这就是所谓的第一性原理,这也便是包容,不同领域的角度去理解时间,大道至简,万物相通,你的底层架构就足够强大,即便是在你遇见你没见过的领域相比也是洒洒水,吸进来便是了。而做这件事需要你拥有强大的、孤独的积极心,当然隐含着你需要自律、思考、疲惫、做你不愿意的事情、折腾等,可这,不挺爽的吗?
有人说,如果让你成功,但你会变得无情,你愿意吗?
好像成功的人都有这样的一种特征,叫对事不对人,能够果断的排除掉自身情绪、并且不考虑他人情绪去做某件事。据说马斯克有一个伴随多年的秘书,秘书的工作能力极好,于是这个秘书要求马斯克给她涨薪酬,于是马斯克开除了她,特斯拉超级工厂的一位经理劝阻员工不要离马斯克的办公桌太近,因为担心这些员工一言不慎遭到解雇,这种现象便被声称为“伊隆的愤怒解雇”,还有很多这种类似的,在疫情期间,一个女CEO,直接下方任务给hr,裁员30%,毫不犹豫,没有了我们心中的内耗与纠结,会不会让他不开心呢?没了工作他怎么生活呢?是不是无情更有成功的潜质呢,杀伐果断,目标导向。
我是同意的,无情的人更可能成功,更可能做大事。但是我很在乎人世间的温度,有情也不一定不成功对吧。而且什么是成功啊?对了,我还有一个开关,里面控制着我的无情和有情。我愿意把我的温情给到我认为的朋友里,因为开心就好。我认识很多女孩子,是挺多的,我只喜欢一点,你真的很善良且积极,因为,物以类聚。
我知道了成为我自己,什么样的自己:同理心的包容、多棱镜的知识储备、活力与积极、敢爱敢恨的洒脱。还有不必做怎样怎样的人,做你自己,已经很酷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