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谅无双
人间疑独绝
中国漆器
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华丽加身
不失清新
![](https://img.haomeiwen.com/i5419426/87405804aae58d40.jpg)
福州也称榕城,是脱胎漆器的产地。因为福州脱胎漆器是清沈绍安首创,世人也称之 "沈氏脱胎漆器"。
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是中国漆艺界的集大成者,其原理与中国传统且珍贵的"夹纻"技术息息相关。福州脱胎漆器型美色雅工艺精,多得世人赞誉,有"珍贵的黑宝石"、"人间国宝"等美誉。
![](https://img.haomeiwen.com/i5419426/bef9c81d3391b3ca.jpg)
说到脱胎漆器在福州的发展历史,人们总要把它同"沈绍安"的名字连在一起,至今福州工艺美术界都以"沈绍安"三字作为脱胎漆器的正宗代表。
福州脱胎漆器的首创者就是清代乾隆年间福州府侯官县漆艺人沈绍安。
![](https://img.haomeiwen.com/i5419426/fa4da07ee155a421.jpg)
据说有一次沈绍安在一座古寺做工时,他发现寺庙大门的匾额木头已经朽烂了,但是用漆灰夏布裱褙的底坯却完好无损。
细心的沈绍安从中受到启发,回家后仿照旧匾,用泥土先塑出模型,然后在模型外面裱上夏布,涂上青漆,等漆干了之后脱去土模,再行髹漆加工上色,经过反复试验、改进,终于造出了最早的脱胎漆器。
沈绍安开创了我国漆艺文化的新面貌,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沈绍安进贡朝廷的脱胎菊瓣形朱漆盖碗,通高10厘米、口径10.8厘米,壁薄如纸,厚不及一毫米。
乾隆帝见后龙颜大悦,亲自在盖内、碗心题刻隶书填金诗一首:"制是菊花式,把比菊花轻。啜茗合陶句,露掇其英。"
乾隆帝的诗,生动地描述了沈绍安脱胎漆器的特点,足见当时沈绍安首创的脱胎漆器产生的巨大影响。这件漆器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内。
自沈绍安首创脱胎漆器起,其技艺代代族传家承,故又有福州"沈氏脱胎漆器"之称。
1920年,沈绍安第五代孙沈正镐、沈正恂把泥金和泥银调到漆料当中去,在原有红、黑、朱、紫的髹漆技艺基础上,新研制出金银、天兰、苹果、葱绿、古铜等颜色,使漆器表达的方式和手段得到全新的改变,做出来的作品达到了华丽辉煌、灿烂夺目的效果。
![](https://img.haomeiwen.com/i5419426/08c5fc51e9c9c32c.jpg)
2006年5月20日,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经七代传承,沈氏漆艺绚丽多彩的髹饰之法营造出“色彩瑰丽、光亮如镜”的特有质感,在历次世界博览会上率获金奖,与北京景泰蓝、景德镇瓷器并称为中国工艺美术“三宝”。
![](https://img.haomeiwen.com/i5419426/69613ede6aea3098.jpg)
2012年,以“远研髹饰录,近迈沈绍安”为宗旨成立的沈绍安漆艺馆,邀集沈氏漆艺传人及闽派漆艺大家、文化艺术界专家作为专业顾问团队,以传承非遗漆艺技法为底蕴,结合当代审美取向,创新发展“中国当代大漆艺术品”和“大漆美学生活器具”。
严格遵循原产地“国家地理标志”的执行标准,进行天然大漆艺术品的研发、交流、创作,与沈绍安漆艺研究院共同传承与发展福建漆文化乃至中华漆艺文化。
![](https://img.haomeiwen.com/i5419426/8d7527f3be772463.jpg)
沈绍安漆艺馆成立以来,研发创作的产品多次参加各类型展会,并荣获多项荣誉。
如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礼品研制征选作品团队奖,2015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银奖、铜奖,2015年中国漆器艺术精品展“百花·漆花”中国漆器艺术精品奖银奖、铜奖,第八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华工艺精品奖金奖、银奖,2013年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铜奖等。
同时,沈绍安漆艺馆以“走出去、请进来”的理念,多次举行或参与大型文化交流活动。
如参加2016年福州国际漆艺双年展,创办2016年“首届中国漆人节”,应邀参加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第二届中国传统工艺标准化论坛,举办2018寻源·思远——中日漆艺传承与创新艺术论坛,并多次开展国内外漆艺交流活动等。
![](https://img.haomeiwen.com/i5419426/9bccf4abbf209b2c.jpg)
郭沫若生前曾做诗称赞福州脱胎漆器是"天下谅无双,人间疑独绝",爱之依和沈绍安漆艺馆用自己的方式共同努力,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这独一无二的技艺,让这绝世无双的瑰宝走进每个人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