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龙,从事书院运营工作,这是我的原创文章之第9篇。
人的一生当中,会遇到很多的困境。这次的疫情,让好多人都失业了,天天宅在家。
王阳明在龙场,到了人生的低谷,陷入了绝境。
在那个时候,他问了一个问题,“假如圣人至此,又当如何?“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在那一刻,他的心与圣人的心相通了,他悟道了。
昨天听了方宇老师讲到这个故事,我开始思考,
当自己陷入低谷时,又当如何?
我发现,当人陷入逆境的时候,会有种“失控感”。
为了摆脱这种感觉,常常会习惯性地作出两种反应:向外批判或自我批判
前者是把责任归咎于外在的人或事,陷入对抗;
后者是让自己不断自我怀疑,自我否定,陷入内耗;
这个时候,能量在不断的消耗,内心都没有力量了,还拿什么去应对外在的挑战呢?
人生中的每一场比赛,其实都有两个战场,一个是内在的战场,一个是外在的战场。
先赢得了内在的胜利才能赢得外在的胜利!
子曰,“吾道一以贯之”,一个人要赢得内在的胜利,先要做到身心合一。
这个时候,我脑海中又回荡起那句话,“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六祖慧能开悟时,也说过类似的话,“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释迦摩尼也发出过感叹,“异哉,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这四位圣人虽各自处在不同的时空,但观点却出奇的一致。
一个人,不论身处何方,遭遇何难,他应该首先停下来思考的是,我是谁。
与其把注意力放在外在的事物上不停地去找,不如把力量收回来,反观自己的内心。
止而后定,定而后静,静而后安,安而后虑,虑而后得。
我所遇到的困惑,古人早已想明白,并给出了答案。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如果总感觉做一件事情很吃力,那说明思维方式错了。
错误的思维导致了错误的行为,错误的行为导致了困境的出现。
从这个角度来看困境,它又有了新的一层含义。
它在提醒你,该学习了。
就好比一个人老是上火,这只是个信号,它在告诉你,每天晚上应该早点睡觉了。
就好比一个人一直在流血,流血只是信号,它在告诉你,伤口破了。
所以,困境不是敌人。
导致困境的出现不是困境本身,而是自己的思维方式。
不把困境当困境,才是走出困境的第一步;
不把困境当困境,才能够接纳当下的现状,接纳自己的处境;
接纳,意味着“知止”,意味着停止对抗,意味着内心力量的产生。
但愿我们都有足够的勇气去接纳自己;有足够的智慧去看清自己;
有足够好的运气遇上足够好的老师,去成长自己,最后有足够的力量去走出困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