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乡村胡同岁月的延伸

乡村胡同岁月的延伸

作者: 雨落山人 | 来源:发表于2021-01-04 17:24 被阅读0次

乡村胡同岁月的延伸

刘业军

  读了天鹏兄《远行的乡村胡同》散文作品集的清样,立即勾起了我对那个久远年代的记忆。我从他的文字中,寻觅着乡村胡同的岁月,虽然铭刻在脑海中的胡同早已随风而去,但是心中的胡同却永远地占据着心灵的一个位置。无疑,天鹏兄的《远行的乡村胡同》,是对乡村老胡同的一种复原,也是对乡村老胡同岁月的一种延伸。

我与天鹏兄的相识,是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那时候我父亲 在他们那个公社工作,我跟着父亲在那里生活,便有幸认识了天 鹏兄,并一直成为要好的朋友。记得那个时候他开始在省级报刊 发表作品,成为当地较有影响的作者。后来,他又进入长篇小说 的创作,近十几年创作了几百万字的长篇。他以井喷式的速度, 几乎每年都有作品面世。在我们汶阳这片大地上,他影响了一大 批文学爱好者。我看到前不久他的评论集《为歌者而歌》中,对汶阳几十名文学爱好者的作品进行了简评,汶阳大地上许多新生 代的文学爱好者,其实也是他的追随者。在经历了人生的砺炼 后,他的生活底子越来越厚实,文学品格逐渐养成,其作品也 日渐成熟,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远行的乡村胡同》以消失的 乡村胡同为载体,还原多年前发生在他以及周围的的一些轶闻趣 事,这并不是单纯的一种回忆,而是一种心灵的苏醒。在他的眼 里,那些乡村胡同虽然不见了,然而胡同留下的记忆是深刻的, 是永恒的,也是难以磨灭的。他用文字让一条条形状各异的乡村 胡同回复了“原貌”,让一个个走过乡村胡同的人物鲜活起来, 让一桩桩喜悦的亦或是悲凄的故事生动起来,这得益于他的丰富 阅历和他对文学的理解。选择乡村胡同这一文学命题,是缘于天鹏兄对故乡的一份眷 恋,对于故乡热土的一份热爱,也是对文学的一份痴迷和敬仰。 他移居南国深圳多年,在这个国际化大都市里,他面对的是高楼 大厦,行走的是宽敞的街道,然而他在心里仍不忘家乡那低矮的 老屋,或浅或深的乡村胡同,家乡的一草一木也令他不能忘怀。 创作的灵感来临,他的笔端伸向了过往的陈年旧事,一次次打开 尘封的记忆,追逐那失去的岁月,把根植于脑髓的故事呈现给读 者,让读者从中分享他的喜怒哀乐。这不仅仅是一部作品的形成, 而且也是他对家乡的一缕缱绻情丝,也是一种精神寄托。在他笔 下的一条条延伸的胡同岁月里,我们看到了他与家乡胡同的千丝 万缕,他把自己融入了胡同的岁月,他用自己的切身体验见证了 家乡胡同的沧桑与变迁。

《远行的乡村胡同》是展现了古老村落的一个侧面。我也比 较熟悉天鹏兄走出的地方,那是一个有着2000口人的村落泊庄, 在这个古老的村落里,有着十几条街道,上百条大小胡同。因为 村落的古老而出现了一些值得回忆的人物和耐人寻味的故事,也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从泊庄村那些 远去的胡同里,走出了共和国的将军,空军少将刘善本驾机起义 的故事闻名国内外,老少皆知;走出了留英工学博士,我国第一 个女地质学家,被称为“海的女儿”的刘恩兰;走出了原大众日 报社总编辑刘建这样的才俊和几十名高中级干部;走出了恢复高 考后的“状元”和十几位工学农学医学文学博士,这些人物都在 天鹏兄的笔下纷纷登场与世人见面。这一足以看出,泊庄村文化 底蕴深厚,人文精英荟萃。当然,这些出类拔萃的人物毕竟是凤 毛麟角,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是芸芸众生,多数人穿梭于这些乡 村胡同,数十代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繁衍。在上世纪风雨飘摇的岁 月里,许多小人物的命运被天鹏兄以凝练的笔端,活灵活现地描 绘出来。父辈们在艰难的胡同和岁月里行走,含辛茹苦日夜操 劳。儿童们在胡同里玩耍,天真无邪,少年不知愁滋味。青年们 在胡同里徘徊,寻求更加宽敞的人生之路。也有些人,因为时代 的原因,胡同里充满着悲哀和辛酸。我想,这不是主流,也不是 作者的初衷。他是想让这些有血有肉的人物和故事,赋予乡村胡 同以丰富的内涵,让这些已经看不见的乡村胡同“活”起来。精 神的复苏远比胡同和存在的意义要大。穿过历史的云烟,开启封 存的胡同记忆,可以给人们以回味,以惊醒,以反思。失去的是 残垣断壁的胡同,升华的是人们的灵魂。这正是胡同延伸的意义 所在,也是作者的写作初衷。

《远行的乡村胡同》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传统教育的乡土教材, 正如一位叫秦京柱的作者说的那样:“《远行的乡村胡同》是一 部弘扬汶阳流域乡村胡同人文文化的艺术瑰宝,她散发出的光芒 和力量,恰如享誉世界的蓝宝石一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也彰显出别致的悠久地域文化。作为一笔珍贵的精神文化财富传 给后人。也许当下他们感觉不到这部作品的厚重,但若干年后,

他们回过头来再品这些故事时,一定会如同现在的我们一样,会被这部独特的汶阳文化遗产所深深打动。”

《远行的乡村胡同》,看上去是作者在追逐消失的乡村胡同 和流逝的人生岁月,实际上他是在挖掘传统的民俗文化,使得这 些没有文字记载的祖宗遗风得以传世,让子孙后代从这些文字中 感受到民俗文化的厚重,人生岁月的艰辛。对汶阳的作者们而言, 也许更能激发他们深入地去探索,去挖掘深邃厚重的汶阳文化。 而对后辈们来说,这部作品会激励他们不忘初衷,砥砺前行,不 负重托,不辱使命,为社会的进步与文明,竭尽全力,倾其所能。 

在《远行的乡村胡同》成书之际,以我对天鹏兄的了解和对这部作品集的理解,发了一些感慨,也许不很全面或者是有以偏概全之嫌,但是我是发自内心的,并无一点矫揉造作。如读者不嫌,是本人所幸。万望方家指点。幸甚!

相关文章

  • 乡村胡同岁月的延伸

    乡村胡同岁月的延伸(跋) 刘业军 读了天鹏兄《远行的乡村胡同》散文作品集的清样,立即勾起了我对那个久远年代的记忆。...

  • 乡村胡同岁月的延伸

    乡村胡同岁月的延伸 刘业军 读了天鹏兄《远行的乡村胡同》散文作品集的清样,立即勾起了我对那个久远年代的记忆。我从...

  • 浓缩胡同的历史

    浓缩胡同的历史 一一读《远行的乡村胡同》 文/秦京柱 《远行的乡村胡同》是刘天鹏老师即将付梓的散文作品集,通过网络...

  • 浓缩胡同的历史一一读《远行的乡村胡同》

    浓缩胡同的历史 一一读《远行的乡村胡同》 文/秦京柱 《远行的乡村胡同》是刘天鹏老师即将付梓的散文作品集,通过网络...

  • 再告读者

    刘天鹏的新作胡同系列《远行的乡村胡同》即将与读者见面。本作收录了四十篇关于乡村胡同的记忆。他以饱满的热情,深沉的思...

  • 历史的音符

    历史的音符 一一读《远行的乡村胡同》 文/李泓卫 乡村胡同就是一个历史的音符,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承载过多少代人的...

  • 灵魂的复原

    一一读《远行的乡村胡同》 记述的是老胡同的遗闻轶事。显然,这些老胡同已不复存在了。随着社会化的进程,老胡同已完成了...

  • 路——延伸的岁月

    一个人要穿过沼泽地,因为没有路,便试探着走路,虽很艰险,左跨右跳,竟也能找出一段路来,可好景不长,未走多远,不小...

  • 路——延伸的岁月

    夕阳西下,我独自坐在窗前,看着落日。心里想着一个问题:路还有多远?还有多长?我该往哪里走? 在不知...

  • 路——延伸的岁月

    时间的飞车沿着自己的轨道无休止地运行着。它决不会驾驭于个人的喜怒哀乐,荣辱得失。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村胡同岁月的延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rgm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