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文学典基人,被称为"国民大作家"。其头像印在日本千元纸钞的正面,可见其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心》是我看的第一部夏目漱石的作品,有着典型的日本作家的笔风,淡淡的苦涩和生活的无解。而书中夏目对于人物心理描写的细腻程度让人咋舌,不是似是而非的猜想式的纯文学写法,而是由于天生性格使然的工笔画般的描写。
如今看来,《心》多少带有现今所说的推理色彩。小说以徐缓沉静而又撼人心魄的笔致,描写了爱情与友情的碰撞、利己之心与道义之心的冲突,凸现了日本近代知识分子矛盾、怅惘、无助、无奈的精神世界,同时提出了一个严肃的人生课题。《心》的写作结构干净利落,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来到东京,遇见“先生”,他诸多行为,让我无法解释,充满神秘感。先生对我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但是我却不知道我在先生心目中是怎样的,有时试探一番,却屡屡失落。随着我和先生关系的增进,心生疑窦。先生的情绪,先生每周固定的扫墓,先生都不愿多说,而对我的热情,先生似乎也一直淡淡地甚至会提醒我,不要太信任他;第二部分,毕业,父亲临死前,“我”回到家乡,在是否去东京工作,抛下将独自一人生活的母亲的纠结中,收到“先生”的信;第三部分,是“先生”写给我的绝笔信的内容,这封信写的很长,差不多占据书的一半内容,讲述了先生挚友k与先生都对房东小姐的爱慕,但在嫉妒心的驱使下先生用计谋得到了小姐,并间接致使k自杀,而后与小姐生活的先生心里永远对k感到愧疚,永远背负着罪恶的十字架而痛苦的生活着。
对于“先生”的矛盾心理我是可以理解的。由于叔父的欺骗,“先生”在双亲去世后只得少数遗产并无家可归,暂租住在小姐家。在急需帮助的好友K住进“先生”家之前,“先生”已喜欢上小姐,性格使然才一直深埋心底。当意识到由于自己的好意使得K得以认识小姐并且有两情相悦的趋势时,“先生”内心是痛苦的,他有后悔将K带进自己的生活,却又真心想帮助好友。当K坦言自己爱上小姐时,“先生”的情绪失控了,情感战胜了理智,嫉妒心驱使他向小姐的母亲求亲,并在对方询问K对小姐的看法时撒了谎。之后,对于K的平静,“先生”夜不能寐,每每想解释却总难以启齿,最后K自杀了,遗书中丝毫没有提及小姐以及“先生”的邪恶,只道自己早该了结才是。于是,这个愧疚纠缠着先生的余生,变成了我遇到时的那个样子,沉默寡言,不喜交际,不再相信任何人,包括自己。围绕“先生”周身的瘆人的孤独感,难得的真实,既不夸大,也不刻意掩饰。让人觉得,天地之间,仿佛只得他一人,再无声息。而我只不过是最后那封信的产生者,不管有没有我,“先生”都会选择自杀,只不过会带着那个囚困他一生的秘密死去罢了。
使我感触最深的却不是充斥的孤独与愧疚,而是第二部分我因父亲病重归家的内容。书中写道:“凡是寒暑假回家的人,我想都体会过这种心情吧。最初的一个星期被封为上宾,好吃好喝好招待,但是高潮一过,家里人的热情就渐渐冷却了下来,到了后来,往往就不那么热情了,感觉有你没你都无所谓似的。在家期间,我也读过了这么一个高潮,而且我每次回家,总带回一种父母无法接受的东京味儿。如同把天主教的气味带进儒者的家里一般,我带回来的气味都是跟父母格格不入的。当然,我总是尽量掩饰,但是已侵染在身的习气,怎样掩饰也会被他们发现。终于,我觉得在家待下去也没意思,想提前回东京。”多么真实,我想有过求学经历的人都会有此感受,而之后父亲的自述则让我颔首:“让孩子去上大学也好也不好,好不容易供他大学毕了业,他就绝对不回家了。这不像是为了让父子分离才送孩子去上大学的吗?”是啊,为什么会回不去呢?为什么会想要逃离呢?我们,为了上学,从单纯的家乡来到陌生的大城市,认识许多不曾见识过的人和物,展开一段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上的冒险,却也渐渐在这所谓的“康庄大道”上慢慢丢失自己就像文中的我,在父亲去世前一心烦恼着自己若去了东京,母亲一人在家该怎么办,却丝毫没有想过自己可以留下来。回不去的家乡,到不了的远方,讲不和的过去,凡此种种,就如樱花,飘零而感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