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走过几排简单的砖瓦房,胡同口的寒风刮得脸生疼。
推开吱吱呀呀的木门,挑起布门帘,进门走几步就到了床边,床的另一边紧靠门对面的墙。
夕阳从窗口斜照进来,洒满了大床,简陋的家多了些温暖。
乌发梳理得很整齐用卡子别在耳后,她的眼大而有神,黑长的眉毛似精心修剪过的好看,脸上已经有明显的皱纹,一笑露出了一口大牙板。
见到我们,她急忙放下手里的针线,下床抓着我的手搓着。
“孩子,外面冷吧?先喝口热水暖暖。”因为久坐的原因,她走的有点踉跄。
这间为拆迁而建的临时房被收拾的很整洁,窗明几净的,就连红砖铺就的地面都扫的干干净净。
“这样的家,女主人应该是非常勤快的。”这是我踏进这个家后的感觉。
她就是我的婆婆。
以后的事实证明,我当时的直觉是正确的,婆婆不仅是个勤劳的人,也是个操持家的高手。
不论是在简陋的临时房里,还是以后住进了楼房,甚至到了婆婆因身体原因难以行走的时候,她的家里都保持着整洁。
二
“要给孩子做榜样,家里要制造学习的氛围,每个人在家都要看书学习。”
我女儿还在学走路的时候,婆婆就严肃地对我们提出了这个要求。
女儿上幼儿园了,婆婆监督着我们落实家长的身教。
女儿上学后,婆婆又成了她写家庭作业的监督人。
比别的孩子提前了一年上学的女儿,学习进步的很快很好,特别是她的家庭作业,放学回家后马上就写,因为完成的好,老师多次给与书面表扬。
有天提前下班,一进门就看见读二年级的女儿正在桌上写作业,旁边坐着的婆婆戴着花镜,手里拿着女儿用过的铅笔头,在方格本上,也在一笔一划写着字。
“妈,你们这是在干嘛呢?”我不解地问。
“妈妈,我和奶奶都在认真写作业呢。”我女儿代替婆婆回了我的问话。
“你来帮我看看,写得对不对?”婆婆见我走过来,脸上泛起羞涩的红晕,小心地把她写字的本子递给我。
女儿上学期用过的方格本,在本子的反面,是婆婆写的字。
“妈,原来你不会写字啊?”
这是我看了本子以后脱口而出的话,因为婆婆写在本子上的字,笔迹扭扭歪歪,有几个字,都不好辨认。
三
婆婆当初从农村走出来,是给城里当领导的亲戚帮忙带小孩子和做家务的。
“我到城里的第一个晚上根本就没睡着觉,不是因为刚换了地方,而是被吓得。”
放下包着几件旧衣服的小包裹,姑娘惊奇地打量着小楼房里的一切,她感觉眼都不够使用,看啥都是新奇的。
她想伸出手去想摸摸,“铃铃铃,铃铃铃”冷不丁一阵铃声响起,吓得她捂着耳朵就蹲在地下,大气都不敢喘,她没见过电话机。
为啥扭开水龙头,就有水哗哗流出来? 上厕所后,随手一拉,"哗啦"马桶就干净了;天黑了,一压开关,啪的一声,家里就亮了,还不是那种油灯的混混沌沌,是那种和白天一样的明亮......
“我那会儿像个啥都不懂傻瓜,真得感谢这个亲戚,她耐心从头手把手地教我,好在一个月后,我就学会了用洗衣粉洗衣,烧煤做饭、收拾打扫房子和带几个小孩子”。
四
我见过婆婆的奖励证书,xxx同志,因为在工作中表现出色,被评为全省先进工作者。
她们那个年代,最开始的评选是要在全单位的人进行投票的。
我想象不出不会写字的婆婆,是怎样成为省级先进工作者的。
“没有别的,只是保持随时随地虚心学习呗。
刚进工厂时,有几个月的民兵训练,第一天的队列训练,我才发现,自己连左右都分不清,稍息立正都不会,齐步走也不知道先迈哪只脚。出了一天的丑,还连累了一排的人被批评”。
就从那天开始,白天的训练结束后,大家回宿舍休息了,有那么一个人站在操场上,一遍遍练习向左转、向右转,齐步走。
再集合比赛的时候,大家惊奇的发现,这个人已经不再糊涂,已经可以甩开臂膀、不再顺步了。
后来,她被评为民兵班长。
“所有人,都有自己不会不懂的方面,只要开始学,啥时都不晚,这就是活到老、学到老。”
是学习,不断地努力地学习,让婆婆这个最普通的人,成了单位的先进,也成了我人生的学习榜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