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最美的情话不是“我爱你”,是“我与你”

最美的情话不是“我爱你”,是“我与你”

作者: 非在 | 来源:发表于2018-05-21 08:12 被阅读37次
最美的情话不是“我爱你”,是“我与你”

“世间哪有什么爱情,压根儿是生殖冲动!”

                                      ——《围城》

01

今天想写写《我与你》。武志红声称对他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先扯段闲篇儿。

罗振宇的“得到”APP现在可是相当火。也正是在这里,我被传染得过一种很高档的精神类疾病:知识焦虑。

去年一咬牙花199订了万维钢的精英日课。刚订完跟打了鸡血一样,好像自此也将走进精英的行列。结果是,没变精英,差点变精神病。

每天一讲消化不完,然后又追第二天、第三天,日复一日……就不说万维钢讲的那些高大上,光留言区里那些人的留言,都足以让我自愧掩面。

牛人太多了,而我不懂的东西太太太多了。

气人的是,还有个牛人对我说了这么一句话:你越学习,就越发现自己无知,因为无知的边界扩大了。

这个牛人叫牛顿。

得得得,我不学不就完了嘛!

逃离几个月。回归生活果然开心。

可后来,心理学界的名人武志红老师也来开课了,我想也该治治病了。况且订阅人数飞涨,眼瞅着从10万涨到20万,很快又突破26万了!真要把我眼珠子给急红了:

一人199元,26万人那一共是多少钱啊?

心急,都没心算明白。拿计算器个十百千万一顿数才最终确认:五千多万!

算完悲哀:“我几辈子能挣这些钱啊?这辈子不可能了吧?”

要不怎么武老师一再强调,人必须在关系中才得以存活呢,还是得有朋友啊。悲哀后立刻得到了温暖的抚慰:“别灰心,怎么没可能?——你可以向天再借五百年啊!”

02

不过既然敢收199,那讲的肯定是书里没有的,要不不得挨骂?

不长记性,又入坑了。

正是在讲“关系”这部分内容时,武老师说,犹太人马丁·布伯所写的《我和你》,是迄今为止对他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这本书是武老师上大学时从图书馆偶然借来的,没想到读后大为痴迷,做了大量读书笔记,字数超过原书,简直把原书全抄过一遍。

何等神书让武老师如此厚爱?

立刻去买。晚了。当当、京东等网站全部售罄。

但是另一版本、商务印书馆出的《我与你》有售。

不知道那本《我和你》被翻译得有多美,反正这本《我与你》非常不错。

第一遍读果然如武老师所说,晦涩难懂。但好在先听过武老师的解释,知道整本书大概说的是什么意思。至第二遍读时才发现,这真不愧为一本“诗化哲学”书。全书行文如诗般美妙,非常适合在寂静深夜、幽灯之下细心品读。但每次读一两页就好,烧脑。

03

武老师借马丁·布伯的《我与你》一书构建的“关系理论”大概是这样的:

1.关系是一面镜子,人只有在关系里才能被别人看见,也看见自己。而看见,就是爱。没有关系,就没有一切。
2.马丁·布伯的哲学,整体上可以视为“关系本体论”。世界的本体不是宇宙万物之“你”,也不是“我”,而是我和你之间,是关系。而关系分为两种:“我与你”,“我与它”。
3.我们处于“我与你”和“我与它”的双重世界中。为了自身的存在,我们不断构建“我与它”的关系,利用其他客体为自己这个主体服务。可如果只有这种关系,人就会迷失、疏离。所以也需要“我与你”之关系的融合与美妙。
4.不管你有着什么样的预判和期待,哪怕是崇高的目标,甚至是“我爱你”,你构建的都是“我与它”的关系。
5.我们追逐关系,追逐爱情,在最深的含义上,就是在追逐“我和你”的全然相遇。我全然地爱上你,而最终发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会有点糊涂难懂吗?

如果让我舍弃《我与你》原书的精微深义、哲理性与美感,而仅用四个字,简单粗暴地解释“我与你”、“我与它”,那么将是这样的:

“我与你”的关系——真爱。

“我与它”的关系——假爱。

“我与你”的关系,也就是被我翻译成“真爱”的关系,是非常纯粹的。

在这样的关系里,你不是我的客体,不是我用来实现任何目的、满足任何愿望的工具。你不是这世界上任何的“它”。你就是我啊,而我怎么会不爱自己?

按照这样苛刻的标准,好多打着真爱名号的爱情和婚姻就要脸红了。

你难道不是想通过对方来实现自己人生幸福的吗?你爱他难道不是为了让他爱你吗?

不要说没有血缘的朋友关系、恋爱关系、婚姻关系,就算是有血缘的父母与子女,只要对对方有着占有、榨取、限制、操控,哪怕举着再高的大旗说“我都是为你好”,就不算是真爱,不是“我与你”的关系,都应该归属于“我与它”之列。

即使是血缘至亲,相互之间仍会感到疏离。

04

“爱,是真实无比的。但爱情完全是一个幻觉。”

                                      ——胡因梦

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有个150定律。他说人类智力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

150人,就是一个人一生里所能真正交往的人数极限,有的人可能亲戚就占了一半。

想想漫漫一生里,与你有关系的150人中,曾与多少人有过倾心美好的“我与你”的关系?

如果再窄化至爱情呢?


《我与你》摘录:

“你”无待无限。言及“你”之人不据有物。他一无所持 。然他处于关系之中。
当关系事件走完它的旅程,个别之“你”必将转成“它”。个别之“它”因为步入关系事件而能够成为“你”。
凡真实的人生皆是相遇。
最美的情话不是“我爱你”,是“我与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美的情话不是“我爱你”,是“我与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rnx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