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仔细想来,那些让人感到庆幸的事,很多都算不上真正的幸运。
如果非得认为的幸运,那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曾经有机会,又刚好很认真做了铺垫,或者说已经有了足够准备。
从贸易公司到制药企业,之所以能在日常工作中我的表现还算是游刃有余,这全得拜我工作后的经历所赐。如果之前没有这些经历,我又岂能在新环境下如此快地进入角色。
只是,尽管原来工作的单位是当时本地最大的制药企业,与后面我们自己创办的企业从各方面来看都称得上天壤之别,是我们仰望的物体。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们自己的小企业也有很多新鲜的基础工作需要完成或完善。纵然在之前大厂工作时积累了那么多经验,要想管理好我们自己的小药厂却也并非是件轻而易举的事。
好在,之前大企业的经历在让我积累了不少经验的同时,也给我注入了信心,使我能够勇敢地接受挑战。当然,我很清楚老周的信任和放手才是我有机会满足自己“指点江山”愿望的最根本原因。如果不是他的放手,我那强烈的管人管事的欲望可能就无处安放了。
尽管在一些最基础,最本质的决策上我确无能为力,但除此之外的几乎所有事情都是我在亲自张罗,这无疑是在我之前的那些部门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不得不说这是令我十分满足的状态,不只是追求新认知的想法得到了实现,更是虚荣心的极大满足。
那时的我静下来时其实是有想过自己的这个幸运的,很庆幸一开始就能在一个足够大,也足够有活力的企业的最基层工作,能够有机会踏踏实实地(尽管最初的一两年我是极度不安分,无时无刻不在想如何尽快离开,如何改变命运)在一个全新车间里对药品生产的每个环节,对生产工艺和流程以及质量控制有了个算是透彻的理解和实践,这无疑为后来在我们自己的制药公司的管理的某一方面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不过,我一线的工作经历对一个新制药企业来说只是在工作的一方面有了可以借鉴的经验,根本不足以支撑对一个企业的全面管理。更何况我们企业的生产管理除了有国建在具体操持外,同样是一线生产车间出生的老周也常常会主动或被请求到生产现场解决问题,因为他在之前工作的制药厂的前面一大半时间都一直待在与我们此时相同剂型,甚至生产过相同品种的生产车间,对工艺控制有丰富的经验,根本轮不到我去关心。
最令我感到庆幸,也是我现实工作中受益最大的经历来自于我当初离开车间后能有机会在供销科的那几年锻炼。
早安,七月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