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真相的“正义”,往往比实际的作恶更恐怖。
文 | 笙笙不兮
图 | 源自网络
最近一段时间,娱乐圈可谓兵荒马乱。
在一众明星的出轨、分手、离婚传闻之中,还夹杂了嘻哈界的一件大事:吴亦凡与虎扑正面开撕!
昨天中午,事件中虎扑方的扛把子“虎扑的步行街”在微博发表一篇7380字的头条文章,要求与吴亦凡来一次男人之间的对话。
文章除了对吴亦凡的歌唱能力逐一回击,还用了大量笔墨,控诉吴亦凡粉丝对虎扑员工造成的人身攻击,以及铺天盖地的网络暴力。
虎扑社区还遭受了水军空前的举报信投诉,工作人员苦不堪言。
有意思的是,整件事件的缘起,就是吴亦凡认为自己遭到了虎扑网友的网络暴力。
他甚至把这四个字写进了为此事专门出的 diss track。
旁观完全程,吃瓜的我,有些感慨。
这篇文章不站队,不就事论事,只想单纯讲一讲网络暴力。
因为你与我,都身处漩涡之中。
01
英国著名独立记者乔恩·罗森在《千夫所指:社交网络时代的道德制裁》中,列举大量的网络暴力事件,将受害者一个一个推到我们跟前,直面他们的体无完肤。
他说:
公开羞辱正在逐渐复兴,它是一种威力无穷的工具。
它能产生高压,扩展速度和影响范围都极为惊人。
阶级的界限被打破了,沉默的人可以发声了。
这种突如其来的权利,会将人长期以来被压抑的情绪瞬间释放,继而产生强烈的报复欲。
他们将处于舆论中心的人当成情绪的发泄口,用平生掌握最恶毒的言语辱骂TA,羞辱TA,至于被辱骂的那个人将要面临什么,没有人关心。
等待着那些受害者的,是一场远远超出应有惩戒的审判。
有不少人为此付出了生命。
2018年6月18日,端午节。
南京江宁的男子童伟与家人在自家小店里过节庆祝,两岁的小儿子被家长带到门口散步,意外被邻居陈女士家的泰迪犬咬伤了手,哇哇大哭。
喝下半斤白酒的童伟心疼不已,一怒之下抓起咬人的泰迪,狠狠摔在地上,令泰迪犬不幸身亡。
事后童伟非常自责,没有想到会酿成如此不可挽回的后果。
最终,在民警的调解下,双方达成了谅解,陈女士不要求赔偿小泰迪,而童伟也不索赔医药费,这场纠纷原本得以结束。
然而,有目击者将童伟的摔狗视频拍摄下来,并上传到了百度贴吧。
随后,事件迅速发酵。
有人搜索到童伟的手机号码,并将其公开。
接下来的日子是噩梦。
童伟的电话被打爆,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话骚扰、短信辱骂和诅咒,疾风巨浪一般将他淹没。
6月21日,饱受其苦的童伟,主动通过电视节目向大众公开道歉。
然而,舆论依旧不休,威胁愈演愈烈。
有人人肉出童伟15岁大儿子的信息,指名道姓地说“要搞他”。
恐吓与威胁无处不在,如同张开血盆大口的巨兽,将夫妻俩活活吞噬。
22日上午,当童伟推开卧室的房门,看到妻子侧卧在床上,地面是一滩尚未凝结的血迹。
重压之下,她选择用水果刀,切开了自己的手腕。
即便是在送妻子去急救的路上,童伟依然能接到骚扰电话,劈头盖脸地诅咒他“全家死光”。
02
普通人尚且如此,那些本就生活在聚光灯下的明星,更是深受其害。
马天宇成名后不久,有人造谣他私生活不检点,在北京被富婆包养,在网络上大肆宣传。
家中患病的爷爷听此传言,病情急转直下,最终含着对孙子的怒气离世。
而当时,由于马天宇正在赶通告,经纪公司没有第一时间告诉他爷爷去世的消息,以至于时至今日,爷爷的离世依然令他难以回首。
2016年9月16日,乔任梁不堪网络暴力,深陷重度抑郁,自杀离世,年仅28岁。
在此之前,他曾无数次遭到键盘侠的恶意抹黑,甚至差点因此被全网封杀。
一边是高强度的工作,一边是谩骂的深渊,他深陷其中无力抵抗,也根本无处发声。
直到今天,乔任梁这三个字,都是粉丝不忍提起的痛。
可是他的离世,并没能唤起大众对于网络暴力的审视与自省。相反,新一轮攻击迅速爆发。
蔡少芬为自己庆生,遭到网友炮轰:乔任梁都去世了,你还有心思过生日!
蒋欣晒出工作结束后的吃面照,同样惨遭攻击:乔任梁都去世了,你还有心思吃面!
甚至那些昔日与他交好的圈中友人,也被网友骂到了祖宗辈。
陈乔恩因为过于悲痛,几日滴水未进,甚至在丧礼时哭到不能自已,需要助理搀扶才能行走,却因为没能第一时间在微博发文哀悼,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攻击。
同样因为没在微博发声,而遭到攻击的,还有赵丽颖。
她在一次采访中落:每个人表达悲伤的方式不同,我不想通过微博来表达悲伤,还请大家尊重逝者。
井柏然在乔任梁离世后,突然宣布告别微博,并关闭了评论功能。
他的上一条微博,还在表达对好友离世的悲伤。
那条微博底下的评论里,抨击他“虚伪”之类的言论之恶毒,令人不忍直视。
逝者已逝,然而网络暴力一如飓风席卷,孜孜不倦地摧毁一个又一个还活着的人。
03
《乌合之众》的作者古斯塔夫·勒庞,曾提出一个概念,被他称之为“群体性疯狂”。
他认为:
人们在群体中会彻底丧失自控力。
人的自由意志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极具传染性的癫狂,毫无约束的疯狂。
我们没法控制自己,所以才会诉诸暴力,兴高采烈地把目标撕成碎片。
当公众拥有了话语权,当网络暴力成为新的审判工具,当真相朦胧未定,而公众全凭自以为是的主观臆断裁决一个人的生死,铺天盖地的语言暴力,就成了一把上膛的手枪。
一旦被攻击者的心理防线全面崩塌,TA会主动扣下扳机,成为这起事件的殉葬者。
失去道德的约束,人人都可能成为键盘侠,人人都可能被抛进审判池。
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
2006年,13岁美国女孩梅根,因为体重问题遭人嘲笑,就因为想在网络上交往一位帅气的男朋友,遭到了身边同学的恶意辱骂,还煽动了千千万万不明真相的网友,一同加入骂战。
“肥婆”、“娼妓”、“肥猪”……恶言恶语充斥了女孩全部的生活。最终,梅根不堪受辱,悬梁自尽。
她生前最后一句话,是在电话里向妈妈哭诉:
妈妈,这些人太恐怖了。
32岁的台湾兽医简稚诚,选择来到动物收容所救助动物,同时依照台湾收容所的规定,对那些超过12天未被领养的动物实施安乐死。
这一举动点燃了网民的怒火,她越解释,谩骂越激烈。
最终,她把用来给动物安乐死的药物,注射进自己的静脉。
《千夫所指》中,乔恩引用了法官泰德·普尔的一段话。他说:
西部的司法体系存在很多问题,但至少有规矩可循。被告享有一些基本权利,会在法庭上受审。
但在网上被指控的时候,你什么权利都没有,所以后果更加严重。
全世界都是这样。
当网络上第一次出现“人肉搜索”这个词,我们为恶行被曝光,恶人被制裁而欢呼。
然后,一场又一场“恶”被扔进了斗兽场。
我们欢呼,我们呐喊,生怕对方承受的伤害不够抵罪。
可如果人人都可以充当正义的审判者,那么如何定义惩戒的尺度?
尼采说过,当你在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网络暴力真正的可怕之处在于,没有人去关心真相。
而不明真相的“正义”,往往比实际的作恶更恐怖。
今天我们还在口诛笔伐,也许明天就沦为众人攻击的对象。
以恶制恶,只会使善良受到压制,戾气肆意猖獗,最终引火烧身。
或许你会说,你不曾遭遇,所以你事不关己。
可是倘若人人如此,当有一天你被舆论裹挟,也不会有人站出来为你发声。
所以,做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做不到制止恶言,至少不要随波逐流。
如果你想被他人和世界温柔对待,请先温柔对待他人和世界。
一起向网络暴力说不。
- 完 -
网友评论